协调发展理念下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思考——借鉴莱茵河流域绿色协调发展经验

发布者:csjjjd发布时间:2020-11-23浏览次数:59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报告要求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这意味着长江经济带必须探索绿色发展之路,而且是绿色协调发展新路。

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

(一)绿色要素流动不自由

绿色发展离不开人、财、物、自然等基本要素支撑,这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要素流动状况决定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整体效果。目前,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绿色发展的自然要素较为明显,但将“绿色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极为缺乏,实现绿色发展面临相关要素的瓶颈制约。而长三角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迅猛,创新驱动引领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型产业蓬勃发展,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日趋合理,实现绿色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较为完备。就绿色投资而言,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预期差异明显,长三角地区经济实力强大,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较多,占长江经济带的40%多;而西部四省市经济相对落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较少,只占长江经济带20%不到。另外,生态建设资金缺乏统一管理、投资体制条块分割等问题突出。市场机制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尚未发挥决定作用,绿色发展要素自由流动市场远未形成。绿色发展要素的区域差异抑制了绿色要素自由流动,加上区域间经济发展阶段与城镇化水平差距明显,严重阻碍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协调发展。

(二)绿色主体功能约束性不强

主体功能约束有效是指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约束性有效,这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长江经济带自西向东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明显,上中下游资源环境生态匹配状况千差万别,既包括生态环境十分敏感、脆弱的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地区及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涵盖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的重点开发和优化开发地区。实现区域绿色协调发展,离不开经济实力的有力支撑,更以资源、环境、生态为前提,要求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格局。长期以来,长江经济带沿袭“先发展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道路,忽视了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生态状况与潜力,没有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区域发展方向与开发强度,没有合理安排城市建设、小镇建设、乡村建设,没有合理布局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结果造成产业发展雷同。201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该规划要求以生态功能现状和潜力为依据确定区域主体功能,以功能定位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确定区域开发强度,目的是形成协调联动的开发格局,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该规划为绿色协调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但目前尚未对长江经济带形成根本约束。

(三)绿色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与重要目标。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类型,绿色基本公共服务是与绿色发展相关的一类公共服务,包括饮用水安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人工绿化等基本绿色民生服务;环境监测和信息发布等基本绿色信息服务;污染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的基本绿色安全服务等。目前,长江经济带绿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十分明显,无论是供给数量还是供给质量方面都差距较大。就城市绿地面积而言,2015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绿地面积为104.2万公顷,占全国城市绿地面积的40%;但从内部来看,长三角地区城市绿地面积达53.9万公顷,占整个长江经济带总量的51.7%,而中部和西部省市区比重仅为28.6%和21.7%。就生活垃圾处理来说,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共有353座,其中长三角地区有132座,中部四省117座,西部仅有104座。不难发现,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城市园林建设面积、公共交通车辆运营数、污水与垃圾处理厂数量等方面均呈现东多西少的失衡状态,严重制约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严重影响了长江经济带全民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严重挫伤了长江经济带全民共建生态文明的积极性。

(四)资源环境生态承载不协调

资源环境生态承载能力,是指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在保证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资源环境生态能够承受的人口及对应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总量的综合能力。资源环境生态可承载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在区域资源环境生态承载能力基础上。目前,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资源环境生态承载能力差异明显。就土地资源承载力而言,长三角苏浙沪区域土地资源稀缺,面积仅占长江经济带土地总面积的10%,却承载了整个长江经济带24%的人口,创造了长江经济带50%的GDP;皖湘赣区域,以占长江经济带25%的土地面积,承载着31%的人口,为长江经济带贡献了35%的GDP;鄂渝贵区域,同样占长江经济带总面积的25%,承载着23%的人口,支撑着长江经济带10%的GDP;而云川地区,以40%的土地资源,承载着22%的人口,支撑着5%的GDP。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长江经济带尚未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伴随着长江经济带人口数量急剧膨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生态负荷必将增强而承载能力必将下降,最终将严重威胁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

二、莱茵河流域绿色协调发展的主要经验

莱茵河是世界著名的重要河流,总长约1300公里,人口约5800万人,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集中近50%的欧洲化工企业,涉及荷兰、德国、瑞士等9个国家。20世纪60年代前后,工业化、城市化超常发展,使该流域生态环境遭受灭顶之灾。经过半个多世纪协同治理,如今莱茵河已经起死回生,成为全球大河绿色协同治理的成功典范,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绿色发展要素整体流动

作为系统开放的区域,发展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莱茵河作为一条自然的河流,发达的河流水系是实现流域协调发展的天然优势。莱茵河沿岸各国通过开凿人工运河将这种优势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以莱茵河为轴线,埃姆斯河、易北河、塞纳河、罗纳河和多瑙河互联互通的航运网,实现了流域内“内河运河、江河海洋”直通。发达的莱茵河航运体系,密切了相关国家的商业往来,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市场、资源等要素自由流动,助推了河流沿岸绿色产业发展与繁荣,形成了杜伊斯堡、鹿特丹等世界闻名的港口城市,以及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斯特拉斯堡、科隆等以服务业为支柱产业的绿色城市带。这些港口和特色城市功能互补,使得莱茵河流域绿色发展要素优化配置,辐射带动了莱茵河流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莱茵河流域各国在达成协同发展共识基础上,在治理河流过程中依托莱茵河“黄金水道”优势,推动流域绿色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促使流域各国实现了绿色协调发展。

(二)绿色空间布局整体优化

区域的发展方向与开发强度由区域主体功能决定,这就需要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差异调整不同区域发展类型。莱茵河流域在发展与治理过程中,沿岸国家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依据不同国家主体功能,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莱茵河上游生态较为脆弱,是涵养水源、限制开发的重点保护地区。位于莱茵河上游的瑞士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科学高效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并依托莱茵河上游山高谷深、落差较大的天然优势修建梯级水电站,科学开发其水能资源,每年为莱茵河流域提供超过1200亿千瓦的电力保障。地处莱茵河中部地区的德国,依托强大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将代表德国先进科技的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环保技术等新型产业布局在莱茵河流域。昔日烟囱林立的煤都鲁尔工业区已经转型为“欧洲文化首都”,转变为一个开放的现代化商业、文化、展示、办公、休闲和居住的混合区。位于莱茵河下游的荷兰,拥有欧洲最大的港口鹿特丹港,通过制定严格的航运环保标准,积极发展、大力推进绿色贸易,最大限度降低了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绿色公共服务整体提升

绿色基本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并提供的服务,其服务水平和能力关系公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进而影响区域绿色协调发展的成败。莱茵河流域各国高度重视绿色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尽力避免流域内绿色公共服务不平衡现象。为整体提升流域绿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沿岸各国通力合作建立绿色基本公共服务系统。在公共交通方面,全流域各国建有完善便捷的公共汽车、地铁、火车网络,有力保障了莱茵河流域公共交通运行:在瑞士,火车、巴士和游船等公共交通路线众多、班次密集、衔接紧凑,贯通各城市的火车每半个小时一班;法国巴黎建设有14条市区地铁和4条郊区地铁,总长达200多公里,设置的站点覆盖面广,共有近400个,所谓“地铁就在家门口”。在污水处理方面,莱茵河流域各国十分重视污水处理厂建设:在1965-1985年20年间,沿岸国家共投入约600亿美元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城市排水管网,实现了全流域90%以上的生产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河水中的污染物减少了90%,完全符合饮用水标准。这些举措使莱茵河流域绿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四)绿色生态治理整体推进

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决定了流域各国必须在生态治理上达成共识、整体推进,统筹规划、统一行动成为莱茵河流域生态治理整体推进的重要方式。1950年,荷兰、法国、德国、瑞士、卢森堡共同成立“莱茵河防止污染国际委员会”,在此基础上,流域各国成立了“莱茵河国际保护委员会”(ICPR),作为国家间的协调机构,统筹莱茵河全流域的污染治理和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工作。1964年,ICPR在德国科布伦茨成立了永久性的秘书处,用于协调各缔约方的合作。在ICPR推动下,莱茵河流域各国签署了基于协调机制的《莱茵河流域国际合作公约》,勾勒出了协同治理的蓝图;制定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治理的行动计划,如《2000年前莱茵河行动计划》、《莱茵河2020计划》,使得莱茵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得以极大改善:莱茵河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减少了90%以上,河流中的鱼种达到了67种之多。2005年底,已观测到3000多尾鲑鱼迁移至莱茵河上游及其支流产卵繁殖。绿色协作、生态共治是莱茵河流域各国实现绿色协调发展的重要经验。

三、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长江经济带解决绿色发展不平等问题,要建成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不仅要充分认识绿色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以及学习借鉴莱茵河绿色协调发展经验,更要积极探索具有长江经济带特色的绿色协调发展对策与思路,重点做好绿色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绿色主体功能约束有效、绿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绿色资源环境可承载等工作。

(一)促进绿色要素有序自由流动

长江具有“黄金水道”的潜力,然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要素流动并不太顺畅。针对这一突出问题,长江经济带要学习借鉴莱茵河流域经验,依托“黄金水道”推动绿色要素实现“黄金组合”。建立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专项资金,拓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投融资渠道,以解决绿色资金不足及自由流动问题;发挥长三角地区创新辐射带动作用,以上海为绿色科技创新龙头,系统推进武汉、重庆绿色科技发展,建立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际创新合作平台,整体提升带内绿色科技发展水平;加强上中下游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人才交流与合作,有效探索科学合理的绿色人才自由流动机制;尽快建立并完善带内碳交易等市场,形成绿色发展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发挥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引领作用,加强城市群之间的绿色合作;引导流域内产业科学布局、梯度转移、有序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产业群和低碳产业带。总体来说,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协调发展,必须实现绿色发展要素联动、流动,让绿色人才动起来、绿色资金流起来、绿色市场通起来、绿色产业连起来。

(二)增强绿色主体功能约束能力

按照主体功能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发挥不同地区或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是尊重生态、经济、社会规律的必然结果。莱茵河流域绿色协调发展成效显著,得益于不同国家合理的空间布局。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协调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带内不同地区主体功能定位为前提,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环境生态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发展潜力,因地制宜优化带内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上游禁止开发和限制性开发地区,应以保护生态屏障功能为主,建设好三江源国家公园,强化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建设好以三峡库区为中心的生态涵养合作发展区。中游重点开发地区,应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以河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坚持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下游优化开发地区,应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构建绿色生态体系、绿色生产体系、绿色生活体系。另外,在中下游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要合理布局大中小结合、东中西联动的城市群,以更集约的国土面积承载更多人口与经济,科学布局美丽城市、美丽小镇、美丽乡村,合理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三)实现绿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必须解决绿色基本公共服务不平等问题,实现绿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长江经济带要在提高绿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础上,实现上中下游绿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发展。当前,应重点解决中上游地区绿色基本公共服务欠账问题,加大中上游地区绿色基础设施等建设力度,使绿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东部地区一致。具体而言,中央政府要加大对中西部绿色基本公共服务投入,长江中上游地区要结合自身优势,效仿莱茵河流域绿色发展经验,优先建设绿色公共基础设施,包括集中处理生产生活垃圾、铺设地下排污管网、扩大绿色公共交通、增加公共绿地等供给,提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河湖湿地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就整个长江经济带而言,既要实现饮用水安全、污水垃圾处理、人工绿化等基本绿色民生服务均等,也要实现环境监测与环境信息发布等基本绿色信息服务均等,还要实现污染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等基本绿色安全服务均等。只有实现绿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让所有人共同承担生态环境风险,也让所有人平等分享生态环境福利,才能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协调发展。

(四)提高绿色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

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在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长江经济带发展导向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意味着,我们要提高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实现资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此,长江经济带要借鉴莱茵河流域协同治理的生态环境经验,打破各省市各自为政的分割局面,成立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统一监管资源环境生态事务;搭建多层次绿色协调发展平台,建立全方位绿色协调发展合作机制,确保不同省市相关部门共商共赢;重点加强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的联防联控,推行信息共享、环评会商、联合执法;积极探索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激发各省市共同治理生态环境的动力;完善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生态承载能力评估系统、监测体系、预警机制,探索资源环境生态承载能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确定各区域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城乡发展、生活消费,必须首先考虑资源环境生态承载能力。莱茵河流域涉及9个不同国家,尚且可以实现绿色协同发展,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同属一个国家,只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等五大新理念,积极探索绿色协调发展之路,就最终必将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 

(撰稿:黄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