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动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六大作为

发布者:csjjjd发布时间:2020-11-24浏览次数:720

长江经济带囊括9省2市,占据全国五分之一的土地和近6亿的人口,长江横贯我国东、中、西部,连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广袤土地,辐射了几乎整个南方区域。它将区域联动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制度创新作为它的内在必然要求,把添加经济发展的活力、改善经济发展的方式、促进区域之间的协同性与系统性发展作为己任,强调了制度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西部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的重庆,“成则带成,败则带败”。重庆必须正确定位,有所作为,主动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大流中,起到有效的带头示范作用。

一、依托黄金水道,创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重庆内河运输条件十分优越,且拥有许多天然内河港口。长江自重庆江津石漠镇入境,经主城,长寿,忠县,万州,云阳,奉节至巫山县碚石镇出境,市域内全长683.8km,约占长江干流通航总里程的四分之一。此外,加上重庆境内还有乌江、嘉陵江等192条航道,总里程约4451公里,其中四级及其以上高等级的航道1075公里,占比24%。重庆港主要包括主城、涪陵、万州3个枢纽港区,永川、合川、江津、武隆、奉节等重点港区,以及12个一般港区。2013年底,全市港口的吞吐能力已达到1.56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了350万标准箱。预计到2020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2.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500万标箱,吸引周边地区来重庆港中转货物的比重达到50%以上。长江经济带战略提出后,重庆按照“科学规划、政府引导、市场决定、社会参与”的方针,依托黄金水道正全力以赴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目前,重庆抓住“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提出的契机,采取了一系列的建设措施:以果园港为中心的水、公、铁联运体系建设提速,主城至涪陵航道整治工程编制去年已启动,重庆航运交易所融资担保公司成功组建,“三峡船型”示范船试航等。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建设,不能仅仅依靠便利的水运,更要加强铁运、公运、空运的综合运输能力,形成西部水铁公空的集运中心。要完善航运综合运输服务系统,加快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打造铁公水空联运枢纽港,加强与国内、国外的联系充分利用重庆在地理位置上作为西部中心枢纽的辐射功能,发挥一个高度繁荣、经济开放的港口城市的魅力,使重庆能真正依托黄金水道,成为“服务+辐射型”的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二、提高增长质量,努力打造西部现代产业升级区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机遇将带动东部沿海地区诸多资源要素向西部流动,改变过去西部地区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生产模式,使西部地区可以依托长江经济带的资金、技术、设备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新型的管理人才优势,提高企业的先进程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西部经济需要转型发展,深挖人才资源优势和科技创新动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依靠科技、管理、人才、企业规模、外商引进等要素更好的促进西部产业增长转型。重庆将依托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从传统迈向科技,谋划产业升级。一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和地区特色规模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新兴服务业,继续做大做强电子产业、五金制造业、摩托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并引导中下游产业规范发展、优化升级,形成产业链条“一条龙”发展。二是合理布局空间产业格局,发挥现代优化产业的影响功能和辐射效应。依托两江新区、保税区、国家级开发区等产业平台格局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有序、稳定的耦合下游高端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的产业增长极。三是要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助推产业优化升级。现代产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企业的内部管理和经营方式的改善,企业管理和经营方式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新的产业需要新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要不断积极引进、大胆学习先进的管理和经营方式,并自我消化改善管理,使新型产业和优化升级产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推进体制改革,创新内陆高地开放模式

长江经济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挖掘内陆城市的独特优势,加快推进内陆地区城市开放度,突出内陆开发区、中心城市圈、国家发展战略等平台建设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创新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提供改革创新的动力。重庆必须抓住“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开放程度,加强重庆与国内国外的联系,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积极推进渝新欧铁路口岸建设、保税商品展示交易、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跨境结算与离岸金融、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五大工程。一要继续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国际合作,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务实高效的作风,努力将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推上新台阶。努力抓好渝新欧铁路口岸的建设,增加发车班次和返程货流总量,拓展货源,使之成为标志性内陆口岸。二要加速推进保税区商品展示交易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保税区以及渝新欧铁路运输功能,完善两江新区、保税港等制度、管理、服务建设,进而发展成为内陆自由贸易区,最大可能的把重庆打造成欧洲商品展示交易的聚集、转运中心。三要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这是一块“异军突起”的新兴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要充分利用重庆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的政策优势,积极引进外地先进企业和培育本地特色企业,理清思路、求真务实,尽快做出成效。四要着力完善推进内陆离岸金融和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发展,进一步引进一批跨国企业在重庆落地生根,做大规模。五要把握“重庆作为国家级互联网建设的骨干直联点”机遇,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的产业发展,使重庆数据处理中心既要为重庆服务,更要推广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各个领域服务。

四、坚持绿色提升,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江经济带建设贯穿始终的主题,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重庆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中要始终把握资源的承载力与经济的发展程度,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低碳、循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加速推进重庆建设成为全国示范性生态文明区。一要加强重庆境内沿途长江经济流域的环境治理,特别是把握好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环境的关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努力把渝东北打造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推进建成长江上游生态保障区。二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准入线,坚决禁止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进入。坚持严守“谁生产,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用法律手段规范人的行为,防止随意污染环境的行为发生。加强环境保护,全民参与,人人有责。三要积极创新环境保护机制,探索建立重庆境内全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强生态环保的综合治理;建立生态资源产权权力确定与交易平台,如碳排放权、清新空气使用权的确定与交易等,使整个重庆市成为一个生态整体,整合长江流域环境资源。

五、正确处理成渝竞合关系,深化区域同城效应

“成渝城市群”作为长江经济带的西部起始地,与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构成长江经济带三大“板块”,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长江经济带建设成败。“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利于打破资源和要素配置中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的局面,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成渝经济圈是一种双核结构经济圈,二者在经济结构上互补性很强。成都在金融、商贸、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优势突出,对成都平原周边城市和以此扩宽的周边中小城市有极强的辐射带动作用。重庆传统机械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发达,占据十分优越的地理交通位置,接壤华中、华南地区,东接武汉城市群,向南与南(宁)贵(阳)昆(明)连成一片,是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对外通道的门户和长江流域内河运输中心。但不同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是在长期内,成渝两大城市都是分工合作关系,竞争远大于合作,相斥远大于融合,成渝这一对“胞弟星城”始终难以完全融为一体。成渝经济圈在地理位置、产业互补、交通对接上虽早已相对完整,但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发展区域在政策、管理、运输、贸易、公共服务、统一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协调合作却有待进一步的加强。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成渝目前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根本是解决两大城市之间的竞争关系,深化区域之间的合作关系:一要在经济政策上双方包容,单方面的一方受益不是长久之策。政策制定要目光长远,考虑两城经济发展情况,将两城作为一城考虑,联合发展,例如对于成都某项公共服务政策的实施是否也能使重庆受益。二要加强产业互补,突出特色优势。成都的金融应该与重庆的制造产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金融虚拟经济对制造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孤军奋战将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更不利于成渝经济圈作为长江经济带上游中心城市群的建设。三要创新成渝统一市场的建立,在金融、人才、信息和货物等资源的流动方面建立统一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一体化市场管理。要充分发挥川南城市群、成都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的中介作用,促进成渝之间的资源交流与合作,使双方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的使用不受地域、文化、平台等的限制。同时,要加强成渝之间的铁、公、空运输建设,加快两地区之间的物流和人流、资本流等资源流通。

六、抢抓机遇,建设新型民生城镇化模版区

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李克强总理指出,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要以上海带动全流域、以武汉带动中游、以重庆带动上游地区发展。沿江城市群发展已具备经济支撑带基础条件,也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主战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拉动我国内需增长的不竭动力。重庆要抓住“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发展机遇,积极推进全市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因地制宜,考虑本地特色,真抓实干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注重推进城镇化覆盖与提高城镇化质量并行,走具有重庆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要优化城镇布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建设特色城镇,注重大城市与小城镇联合建设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心主城的辐射作用,特别是发挥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努力打造中心地区经济增长发展极,推进周边城镇化的进程,并强调集约建设和高水平发展。争取能在各区县打造特色小城镇,考虑当地的资源、文化、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注重新城建设与旧城利用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突出当地文化底蕴,充分利用山、水、林地势发展新型城镇,做到城镇与环境、城镇与收入、城镇与民生并举,切实带动当地居民收入增长,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