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低碳化转型,2022中日碳中和论坛在沪举办

发布者:csjjjd发布时间:2022-12-20浏览次数:143

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正值中日友好邦交恢复正常化50周年,昨天“2022年中日碳中和论坛”在沪举行。论坛以“中日碳中和互鉴:战略、政策与技术创新”为主题,旨在打造中日产学研合作研究和交流的平台,加强碳中和的前沿理论研究和案例总结,为政府、园区、企业和学界提供智库服务、智库智慧。

日本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碳中和国际合作是中日两国共同的责任与目标。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中日碳中和合作凸显中日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德忠表示,愿以这次论坛为纽带,打造中日产学研合作研究和交流的平台,并加强碳中和的前沿理论研究和案例总结,为政府、园区、企业和学界提供智库服务、智库智慧。近年来,上海社科院积极响应国家的双碳战略安排,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专项研究。上海社科院多年来与日本诸多学术机构和智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气候保护事业。

中国承诺的碳中和时间与碳达峰时间之间的距离只有30年,碳达峰之后几乎没有平台期的缓冲就要开始快速降碳,在我国发展的关键时期碳减排幅度之大与减排期限之少给我们带来极大挑战。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三峡办原副主任胡保林认为,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不仅会重塑中国能源结构,而且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生产生活生态等带来巨大变化,拓展发展空间和激发创新活力,加速经济社会各领域低碳绿色转型,给低碳零碳的新兴行业产业带来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带动新动能、新市场、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材料、新消费的崛起,加速形成绿色新经济体系。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绿色发展,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把握好节奏,统筹处理好国际要求与国内实际、短期措施与长期规划、快速减碳与能源粮食及供应链安全、任务繁重与储备不足等关系,特别是要提高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研究室主任刘强则以上线演讲的形式,为大家描绘了新能源技术支持下,能源与产业融合的未来图景:万物可发电,能源与产业互联网结合,将形成分布式能源支持下的泛在互联网。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是城市碳中和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上海社科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周冯琦表示,城市在全球碳中和当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统计数据表示,从2000到2020年,国际能源机构(IEA)成员国公共预算支出当中,在低碳能源研发支出不断增长的同时,非低碳能源研发支出基本上保持不变,甚至略有下降。

本次论坛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三菱商事(中国)有限公司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上海里格律师事务所、安徽长三角双碳发展研究院协办,上海社会科学信息研究所、三菱商事(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