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世界经贸格局深刻调整,全球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世界贸易受到影响,除美国等少数经济体的增速继续上升之外,其他大部分经济体的增速出现了回落。同期,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持续显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6%,实现了预期发展目标;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9.7%,增速下降,贸易总量首次突破30万亿元。长三角地区GDP同比增长7.5%,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9%。
一、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态势及分析
2018年,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为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8.92%,外贸总量占全国外贸总量的36.2%,其中: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4009.93亿元,同比增长5.5%;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8519.2亿元,同比增长11.4%;江苏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43802.4亿元,同比增长9.5%;安徽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4219亿元,同比增长16.6%。201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情况是:
(1)年度进出口总值再上新台阶。2018年1—4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分别为6.76万亿、7.36万亿、8.18万亿和8.21万亿元,逐季提升,但增速逐季放缓。
(2)一般贸易进出口快速增长,比重上升。2018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7.64万亿元,增长12.5%,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7.8%,比2017年提升1.4个百分点,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
(3)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全面增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势良好。2018年,我国对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7.9%、5.7%和11.2%,三者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1.2%。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合计8.37万亿元,增长13.3%,高出全国整体增速3.6个百分点。
(4)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2018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12.1万亿元,增长12.9%,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39.7%,比2017年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87万亿元,增长10.4%,占出口总值的48%,比重提升1.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第一大出口主体地位;进口4.23万亿元,增长18.1%。
(5)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整体增速,区域发展更趋协调。2018年,西部12省市外贸增速为16.1%,超过全国增速6.4个百分点;中部6省市外贸增速为11.4%,超过全国增速1.7个百分点;东北三省外贸增速为14.8%,超过全国增速5.1个百分点。
(6)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65万亿元,增长7.9%,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8.8%,比2017年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出口增长8.3%,手机出口增长9.8%,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3.12万亿元,增长1.2%,占出口总值的19%。
(7)原油、天然气和铜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铁矿砂和大豆进口量有所减少。2018年,我国进口:原油4.62亿t,增长10.1%;天然气9039万t,增长31.9%;成品油3348万t,增长13%;铜530万t,增长12.9%;铁矿砂10.64亿t,下降1%;大豆8803万t,下降7.9%。初步测算,全年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上涨6.1%,其中,原油上涨30%,成品油上涨20%,天然气上涨22.9%,铜上涨3.2%。
总的来看,2018年,我国外贸稳中提质,并带动了进出口规模达到新的历史高点,主要表现为贸易逆差进一步收窄,进出口更加均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产品结构更加优化等方面。但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可能有所放缓,跨国贸易和投资可能受到拖累。
二、长三角地区水路货运量与货物周转量双双增长
2018年,全国水路运输总体平稳增长:全国水路完成货运量预计70.21亿t,同比增长4.7%;全国水路完成货物周转量98915亿t·km,同比增长0.2%。
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36.86亿t,同比增长7.5%,占全国水路货运量比重52.5%,其中:上海市水路货运量完成6.68亿t,同比增长18%;江苏省水路货运量完成8.77亿t,同比增长1.9%;浙江省水路货运量完成9.91亿t,同比增长11.4%;安徽省水路货运量完成11.5亿t,同比增长1.2%。
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49437亿t·km,同比增长11.7%,占全国水路货物周转量比重50%,其中:上海市水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8216亿t·km,同比增长14.6%;浙江省水路货物周转量完成9496亿t·km,同比增长13.2%;江苏省水路货物周转量完成6090亿t·km,同比降低5.4%;安徽省水路货物周转量完成5635亿t·km,同比增长1.9%。
三、长三角地区港口货物吞吐量低速增长
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33.47亿t,同比增长5.6%,其中,沿海港口完成92.37亿t,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1.1亿t。
2018年,长三角地区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46.22亿t,同比增长2.4%,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比重为34.62%。上海市共完成货物吞吐量7.3亿t,同比下降2.67%;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4亿t,同比增长5.68%;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8亿t,同比增长3.19%;安徽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72亿t,同比下降3.44%。
四、长三角地区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略有增长
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预计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41.82亿t,同比增长4.5%,其中:沿海港口完成37.38亿t,内河港口完成4.44亿t。
2018年,长三角地区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共完成14.11亿t,同比增长1.57%,占全国比重为33.73%,其中:上海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4.02亿t,同比下降2.06%;浙江省主要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5.2亿t,同比增长3.74%;江苏省主要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4.73亿t,同比增长2.36%;安徽省主要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0.16亿t,同比下降4.14%。
五、长三角地区集装箱吞吐量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087万TEU,同比增长5.9%,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2236万TEU,内河港口完成2851万TEU。
2018年,长三角地区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025.64万TEU,同比增长5.56%,占全国总量比重达35.97%,其中: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201.1万TEU,同比增长4.42%,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浙江省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946.99万TEU,同比增长8.29%;江苏省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744.86万TEU,同比增长3.92%;安徽省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32.69万TEU,同比增长4.96%。
2018年,长三角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总体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相比货物吞吐量和外贸货物吞吐量的增幅大幅提升,说明长三角地区集装箱物流占比增加,经济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化。
六、2019年港口经济发展形势展望
2018年全球扩张已经减弱,一些经济体下半年的增长减缓,特定的因素(新的燃料排放标准、中美贸易摩擦等)对一些大型经济体的经济活动造成不利影响。2019年1月IMF已经下调了2019年和2020年的全球增长预测,预计全球经济2019年将增长3.5%,2020年将增长3.6%,分别比2018年10月的预测低0.2和0.1个百分点。
2019年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和今后几个月的金融状况。我国制造业和交通物流业在减税政策支撑下有望回升,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预计2019年我国GDP增长将保持在6.2%~6.5%。预计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外贸货物吞吐量将继续低速增长,增速基本在4%左右,较2018年有所减缓;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增速略高,大约在5%左右。
2019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给长三角区域的港口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社会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先行,长三角区域港口一体化稳步推进,内河高等级航道高标准贯通,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融合协同,并通过互联网科技的手段,加强长三角一体化后的港口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铁水联运、江海联运、公水联运的融合发展,提升物流效率,区域港口将进一步转型升级、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提质增效。预计2019年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47亿t,外贸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5亿t,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9500万TEU。
(撰稿:周红梅 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