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定位与路径

发布者:csjjjd发布时间:2020-11-20浏览次数:1558

一、上海大都市圈各主要城市的功能分工与定位分析比较

(一)苏州的功能分工和定位分析

苏沪关系构成了长三角最天然、最密切、最关键的城市关系。改革开放以来,苏州通过主动融入上海,实现了其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上世纪80年代,苏州破开计划经济的藩篱,通过“星期日工程师”等方式,接受上海人才、技术的辐射;通过联营协作,接受上海资本辐射;通过产品配套,接受上海市场辐射。上海以服务业、制造业双轮驱动为典型特征,其经济结构、质量效益持续向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至69%(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造业部分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6.8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苏州则以制造业见长,其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接近50%,增加值达8236亿元(2017年)。同时,苏州与上海相比,服务业差距明显。上海以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效率提升为标志的全要素增长水平明显优于苏州。高质量的发展既反映了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的全过程,也体现了高品质的文化、生态和环境源于高层次的思想意识和制度培育。对于上海而言,在把握资本密集的基础上,趋于强调技术转化、人才创新;就苏州而言,则是发挥产业、技术密集的优势,迎接上海为基础的国际资本特别是“四新”(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经济的转移。新世纪,苏州在全国城市中率先提出学习上海、依托上海、服务上海、接轨上海,并将其确定为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在大跨度、大产业、大格局的合作背景下,苏沪关系迎来“金婚蜜月”期,合作将远大于竞争,高水平协同发展将成为主要特征和一系列重大举措的核心指向。

(二)杭州的功能分工和定位分析

从产业看,杭州市牢牢把握了“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机遇,并立足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已形成以第三产业为支撑的经济体系,截止2017年,杭州人均GDP超2万美元。同时,杭州拥有阿里巴巴、海康卫视、吉利汽车等知名企业,是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最高城市。杭州特色经济小镇建设瞩目,其目标是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杭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3%,其文化产业优势显著。杭州的弱项在于县级市发展偏弱,千亿级产业部门较少,且没有万亿级的产业部门,这使得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能级具有不确定性。

(三)都市圈其他主要城市的功能分工和定位分析

无锡:无锡市与苏州共性较多,距离上海略远,但拥有机场,在未来沿江铁路中涉及江阴一站。无锡市经济发达、城市化率高、产业布局合理,但缺乏万亿级重大产业,规划为未来上海大都市圈的一极。

南通:临江临海拥有港口且靠近上海,但港口优势未尽发挥。南通市正加紧建设沪通长江大桥和数条过江高铁,其区位交通优势将显著提升。南通市着力点于发展上海港闸区经济带,其集聚和吸引了上海的科技创新要素,目前已列为上海大都市圈的一极。

宁波:宁波市是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定位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力争迈向国家中心城市。宁波工业实力在长三角仅次于沪苏,舟山港是第一大港。宁波市民营活跃、制造业“两头在外”、品牌众多,但欠缺外部合作的主攻方向和纽带抓手,其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近年来宁波市推进金甬、甬舟、沪嘉甬、城际铁路项目,谋划甬台温、沪甬跨海铁路,增强港口发展能级。但宁波市在利用上海、杭州有利条件加快发展方面缺乏差异化定位。由于宁波市在高端制造业、地方金融业向有独到之处,有可能依托“东亚文化之都”来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的一极。

嘉兴:提出了“质量效益时代”,引育国家“****”项目,开展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嘉兴市积极推进沪嘉杭铁路、通苏嘉铁路前期研究,力争秀洲高新区、南湖科技城纳入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覆盖范围。嘉兴市拥有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浙江应用技术研究院等省校合作示范区,并已融合地方发展。嘉兴市通过开发区空间整合、互联网产业发展,打造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从发展策略和趋势判断,嘉兴是上海大都市圈重要一员,其内生发展存有不足,外源策动成为战略核心,接轨上海、杭州湾两大发展“引擎”。

二、上海大都市圈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建议

(一)致力融合发展,共建创新合作先行区

要充分发挥上海在市场、产业、科技、资源、人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并要围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产业升级、城市建设、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等方面与城市圈内各城市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交流合作,加快营造创新生态,完善科技创新的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和举措,推进开放创新的科技服务,加快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从而共同打造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创新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打造创新合作先行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城市圈内各城市战略协同、创新协同、主体协同,并要结合各城市的资源禀赋、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使之主动对接上海新一轮发展规划。对此,要通过建立创新合作先行区,促进资源、要素在上海都市圈内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并要建立联盟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联盟信息数据平台,建立区域规划战略协同机制、基础设施互通机制、新兴产业耦合机制、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公共服务共享机制、生态环保共治机制,从而将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和更高品质生活的领航示范区。

(二)服务区域协同,建设活力有序的市场环境

大力推动上海大都市圈营商环境一体化,全面深化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区域重大改革成果清单,推动区域改革联动。进一步营造开放公平的投资贸易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方位高水平优化投资环境,推动国际贸易更加高效、便捷。并要营造公开化、规范化的政务服务环境,努力提高政务水平。要通过营造更具竞争力、高效、透明的市场环境,促进各类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优质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实现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更要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此要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接市场规则,建立协调机制、并完善区域协同联动机制,以此实现区域市场融合发展,打造上海大都市圈市场一体化示范区。

(三)推动互联互通,建设交通及信息一体化网络

建设上海大都市圈“一张网”交通体系,增强城市间路网可达性,全力推进沪苏湖城际高铁、通苏嘉城际铁路、苏南沿江铁路、沪通铁路二期等重点高铁建设项目。推进轻轨公交一体化发展。积极谋划苏州轨交S3、轨交4号线东延与上海轨交17号线对接,加快建设汾湖—东方绿洲BRT公交,以此打破行政区划所带来的交通阻隔。在信息方面,要建设高速一体化的信息网络。通过联合产学研多方力量的方式推动涉及产品的研发与应用,要大力推动5G产业建设,打造从芯片、算法、网络设备到终端的特色5G产业链,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加快工业制造智能化速度和进程。

(四)推进共引共用,打造国际化人才资源战略高地

上海大都市圈要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环境。通过政策优惠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提升人才乐居品质,强化人才综合服务。结合都市圈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大力开发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才资源,提高国际人才的交流力度,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集聚的人才资源优势,建立全球化人才资源战略高地。上海大都市圈内各个城市要错位发展,共同引进国际高端人才,防止无序的人才争夺。通过构建海内外人才、项目、资本、技术、市场、服务共享共赢的对接平台,打造离岸孵化、开放式外包的国际高端科技人才供给与服务聚集地,加强上海都市圈各城市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将创新人才体制机制纳入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范畴。

(五)致力共管共治,建设美丽宜居生态环境

在生态环境一体化合作方面,上海大都市圈要健全环境治理协同机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海大都市圈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都市圈内现代化程度高、产业类别齐全,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等行业分布集中,机动车、船保有量大,整体生态环境面临挑战。故实施生态保护合作、推进大都市圈的生态保护一体化进程,在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发展要求,通过共同推动上海大都市圈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从而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撰稿:程善兰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