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导向作用正在显现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9省2市增速发展态势良好,高于全国水平愈加明显,2017年高于全国增速约1个百分点。从9省2市发展态势看,长江经济带“发挥国家战略的引领作用”效果正在显现。2013-2017年,经济总量在全国占比从41.2%提升到43.8%,提升2.6个百分点。对全国经济的贡献率,5年提升4.8个百分点,年均提升接近1个百分点(图1)。沿江省市发展协调度正朝着战略指向的目标进展。2017年长江经济带西部、中部、东部地区分别增长9.0%、8.0%、7.4%。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多实现7%左右甚至更高增长,共享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得到较为充分体现(图2)。
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以来展现的发展态势总体上得益于一系列改革举措产生了积极效应。一是新发展理念在长江经济带的实践和转化。十八大以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实施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协调统筹机制加强,上中下游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不仅包括国家层面的顶层协调机制(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也有三大区域间和区域内部之间的协调机制(如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三是国家在长江经济带密集配置了改革资源,如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各区域的城市群规划等。
二、抓住改革开放四十年新起点机遇,长江经济带有条件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发挥更大作用
首先,以四十年为起点,改革开放的决心更大、力度更广、领域更宽、限制更少。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改革的决心更大,干成了过去想干没有干成的大事;目前几个自贸区加起来接近120平方公里范围,而海南自由港则涉及海南全岛3.5万平方公里;改革领域也从开始的加工贸易向服务业、制造业、医疗、金融等高端领域拓展;行业发展的限制进一步减少,如对外资的股比限制在金融等领域都已达到51%,汽车行业取消5年限制等。
其次,推进新一轮沿江全面改革开放时机已经成熟。沿海开放、沿江开放、腹地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今年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改革的领域将更广、举措将更多、力度将更强。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了下一阶段在扩大开放方面的几项重大举措;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必将推进新一轮沿江全面改革开放。
第三,长江经济带的改革资源丰富,最有条件形成中国最大的高水平改革开放带。长江经济带沿线在改革开放中的渊源久远,改革文脉深厚,从改革开放初期安徽、四川的农村改革,四川的企业改革,到20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再到第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等;长江经济带横贯东中西、辐射南北方,成片成带改革创新优势明显。包括上海、重庆2个直辖市,南京、杭州、宁波、武汉、成都5个副省级城市,103个地级市、133个县级市、9071个建制镇,是我国涵盖城市类型、规模和数量最为丰富多样的区域之一。长江经济带具备双向开放、海陆统筹的开放优势。东向以上海为代表,海上开放,西向以云南为桥头堡,陆上开放。长江经济带通江达海、江海直达,正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江海联动开放优势十分明显。
第四,长江经济带的改革资源丰富,最有条件形成中国最大的高水平改革开放带。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拥有以上海浦东和重庆两江两个新区为代表的13个国家级改革试验区(示范区、新区);8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2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州、浙江、江西(以及青海)列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区;上海、武汉、重庆国际航运中心、南京区域物流航运中心,九江区域航运中心;在全国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长江经济带占5个。我国第一批唯一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批浙江自贸区、湖北自贸区、重庆自贸区、四川自贸区。
最后,长江经济带开放水平不够,增长空间巨大。内陆和沿边对外开放缺乏开展大规模贸易投资活动的产业基础,各省市开放以单兵推进或小区域推进为主,区域之间缺乏有效协作,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仍然十分有限(图3)。
三、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新起点上,抓住机遇推进长江经济带协同打造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带
(一)深刻认识长江经济带战略初心,更好瞄准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指向
沿海、沿江先行开发,再向内陆地区梯度推进,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从一开始的“依托长江这条横贯东西的黄金水道,带动中上游腹地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打造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到“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再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历经交通、经济、产业向生态、协调、创新的方向发展转变。我们应深刻认识并更好瞄准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指向。
(二)打造绿色发展,形成示范标准,重现最美长江
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打造一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以长江为纽带,通过绿色发展的制度创新、标准创新,率先形成中国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带。同时,加快形成一批长江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标准,包括绿色岸线标准、绿色港口标准、绿色园区标准等等。
(三)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改革突破,迎接发展新机遇
今年机构改革中,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水资源、岸线资源为特色的长江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改革必将提速,围绕自然资源产权、资产管理、使用机制改革空间巨大。我们认为,自然资源应尽快明确产权,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搞活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和经营权。
(四)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沿江政府间区域合作改革迈向实质性共赢新台阶
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将具体明确水环境保护责任界定。同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也将改革、建立,从而实现长江经济带上下游、左右岸政府间在水环境水生态保护和生态利益上的实质性合作需求,区域间协同联动机制将迈向新的台阶。
(五)深化土地等要素市场化改革,释放要素低成本竞争优势,促进产业转移和升级
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释放长江经济带要素优势,促进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产业园区低效土地盘活再利用,进一步深化改革政策支持下的跨区域用地指标交易机制,打通岸线与腹地的互补优势。
(六)抓住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机遇,深化长江经济带开放平台建设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雄安新区规划落地有声,海南自由港新鲜出炉,各地再造改革优势。长江经济带意在打造区域合作共同体,应充分统筹利用好长江经济带的改革资源,释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协同推进的改革效应;以上海建设自由贸易港为契机,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对外开放水平;借势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际平台,显著提升以上海为引领的长江经济带开放位势,重掀长江龙头的改革开放热潮,这一做法也具有参与国际贸易制定的重大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