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布局分析及优化建议

发布者:csjjjd发布时间:2020-11-23浏览次数:2203

一、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概况

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石化、化肥、农药、涂料和无机化工原料的生产基地,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数据,长江经济带规模以上化工企业数量12158家,占全国46%;化工行业产值47260亿元,占全国41%。

2016年长江经济带原油加工量13591.9万t,占全国的25.8%;乙烯产量586万t,占全国34.2%;合成树脂及其共聚物产量3138万t,占全国40.7%;合成橡胶产量278万t,占全国55.6%;合成纤维聚合物产量1232万t,占全国74.8%;涂料产量878万t,占全国49.4%;农药原药产量2080万t,占全国55.5%;氮肥(折含N100%)产量2026万t,占全国41.9%;磷肥(折含P2O5100%)产量1519万t,占全国83.0%;硫酸(折100%)产量5520万t,占全国61.6%。

长江经济带中,化学工业的分布极不均衡,长江三角洲地区占绝对优势,以占长江经济带55%的规模以上企业,创造63%的营业收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化学工业在全国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化工溯江而上,“梯度转移”日趋明显,长江经济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布局特点

(一)长江下游形成以消费市场为中心的石化产业群

长江下游的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省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以化工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产品包括造纸、包装、香精香料、化妆品、家电、皮革、塑料、日化、玩具、文体用品等轻工产品的集中消费市场。由于贴近消费市场外加便利的交通和水资源优势,形成了上海化工园区(产值886亿元)、宁波化工园区(产值1306亿元)、南京化工园区(产值1835亿元)等大型炼化一体化的石化基地;形成了以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为特色的宁波大榭开发区(产值459亿元)、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产值392亿元)、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产值1325亿元)、扬州化学工业园区(产值142亿元)、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产值369亿元)等全国20强的化工园区。长江经济带67.6%的原油加工量位于长江三角洲二省一市,与之相关联的有机化学产品、合成材料、涂料、化学农药原药等在长江三角洲二省一市占有绝对优势。

(二)长江中上游形成以原料产地为中心的化肥和无机原料产业群

长江中上游是我国磷矿、硫铁矿、天然气的主产地,2016年长江经济带磷矿石产量14120.7万t(占全国产量98.8%),其中长江经济带39.1%分布在湖北省,31.4%分布在江西省,19.4%分布在云南省;硫铁矿石产量907.1万t(占全国产量55.1%),其中长江经济带37.2%分布在安徽省,33.7%分布在江西省。依托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形成了“资源开采—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的全产业链和价值链,长江中上游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磷肥生产基地、硫酸生产基地。重庆、四川、云南等天然气资源地的合成氨产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18%。

(三)大型企业靠近长江岸线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加强长江黄金水道环境污染防控治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16]370号):除在建项目外,严禁在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严控在中上游沿岸地区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项目。

调研发现,距离长江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内化工生产企业约700个,其中主要为规模以上企业。以江苏省为例,化工生产企业平均营业收入:<1km:1-15km:>15km≈11∶4∶1,这是由于距离长江或主要支流岸线越近,规模以上企业占比越高,平均营业收入越高。<1km范围内大型化工生产企业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镇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汉邦(江阴)石化有限公司、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等都是大型原料加工企业,此类企业需依托长江便利的水运条件,一般会选择紧邻长江布置。

因有便利的水运条件、丰富的水资源、可利用的纳污水体,沿江靠海发展化工在世界上是通行做法。如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石化公司的销售收入占美国石化工业的25%,炼油能力和乙烯产能分别占美国总能力的44%和95%。日本太平洋沿岸化工产业带集中了日本85%的炼油能力和89%的乙烯产能。韩国石化产业呈现出“沿海团地”布局模式,即宏观格局上石化产业布局在港口便利的沿海地区,微观格局上与相关企业一起集中布局于工业团地。德国境内共有32个化工园区,主要集中在莱茵河-美因河及易北河流域。

(四)企业入园率不高

化工园区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新型模式,也是国际化学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其主要特征是通过产业空间集聚和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来实现化学工业的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化工园区发展的相关文件,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环保部《关于加强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对化工园区的规范和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调研发现,长江经济带化工生产企业总体入园率为39.4%,以长江经济带化工第一大省江苏省为例,入园率仅有31%,整个长江经济带有大量零星分布的化工企业,为环保行政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一方面其中部分小企业本身经济实力较弱,可投入环境治理的资金有限,导致小企业的环境绩效往往较差;另一方面,小企业可能无法达到工业园区的入园要求,往往零星分布在各个乡镇,对环保监测、监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梯度转移趋势明显

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看重石化化工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没有充分考虑资源和市场条件,忽视环境风险,依靠行政手段,推动项目建设,导致石化化工项目逐渐向长江中上游转移。

长江下游地区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产能、产量基本保持稳定,中上游地区化学工业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十二五”期间,长江中游某省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总量保持年均19.4%高速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量双翻番。“十二五”期间,主要石化产品产能产量大多保持增长,部分产品产能产量居全国前列。

“十二五”期间,长江上游某省油气化工产业销售收入由2010年的2323亿元扩大到2015年4318亿元,年均增长17.17%,高于同期全省工业平均增速。此外,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化工专项整治行动,也迫使一部分企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

三、优化布局建议

第一,长江经济带化学工业长期以来形成的空间布局基本体现了贴近原材料和市场这两大因素。因有便利的水运条件、丰富的水资源、可利用的纳污水体,沿江靠海发展化工在世界上是通行做法。

长江下游依托长江三角洲这一巨大的消费区域及便利的进口原油条件,交通运输便利、配套设施完善、关联产业发达,具备化学工业良好的发展条件。因而长江下游尤其是沿海地区形成有机化工工业高度集聚的布局,具有合理性,也符合世界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在沿海地区布局大规模石油化工基础产品产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符合排放标准后排放,对长江水环境的影响可降到最低。

长江中上游磷肥、硫酸两大主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分别基于原材料和产业集聚发展而来。依托当地丰富的磷矿资源,长江上游云、贵、川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磷肥基地。同时,磷肥生产主要的原料之一是硫酸,云贵地区大规模的磷肥生产产生了对硫酸的巨大需求,因此长江中上游地区也是区域最大的硫酸产地。通过从严控制新建、改建、扩建涉磷行业的项目建设,总磷超标地方执行总磷排放减量置换,增加总磷自动在线监控装置,控制总磷排放量。

第二,长江经济带氮肥、农药行业产能大于本区域需求、产销分离。大量零星分布的小型化工企业给管理带来沉重压力,产业发展尚需进一步向化工园区集聚。中上游有机化工产能不断扩张及下游企业的梯度转移产生较大环境负荷。建议长江经济带氮肥、农药行业通过转型升级降低产能,防止产能扩张,长江中上游地区严格控制精炼石油产品制造、基础化学原料制造等产业的规模,防止从长江经济带下游向中上游转移。

第三,建议优先、从严对沿江1km范围内化工生产企业进行分类整治,特别是各类危、重污染源,生产储运集中区与主要饮用水水源交替配置,化工企业环境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取水口、排污口布局不合理,水环境风险大的企业。从选址、技术、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环节梳理,转移一批、关停一批、升级一批,先从本质安全的角度降低风险。此外,沿江分布的化工企业主要为大型原料加工企业,这类企业也是重大风险源,应强化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应对,严格管控环境风险,建设装置级、企业级、园区级、流域级的多级水风险防范体系,确保极端事故状态下,事故污水不流入长江。

第四,目前我国化工园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一批践行先进理念的化工园区,如上海化学工业区。也存在一批不合规、安全环保问题严重的化工园区,主要是因为在化工行业高产值、高税收的诱惑下,各地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干快上”的化工园区。建议开展化工园区的认定工作,尤其是中上游地区,要开展现有化工园区的清理整顿,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化工园区实施改造提升或依法退出。对新建园区,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结合城乡总体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科学选址,规范园区设立。严格执行新的化学建设项目必须进入产业集中区域或化工园区的规定,同时积极承接退城入园及产业转移的项目,逐步提高化工生产企业入园率。入园不是简单的入园,要与转型升级发展相结合。

第五,长江经济带化学工业优化布局应更加体现集聚的要求,集聚是以区域资源、环境、交通运输可承载,生产要素成本可接受前提下的适度集聚。石油化工企业进一步向沿海大型基地集聚,同时严格执行《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除武汉、岳阳、九江、安庆长江中游现有石化产业基地外,其他中上游沿江城市原则上不宜再新布局石化项目。化工企业向原料产地或消费地集聚,向园区集聚。长江中上游地区应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延伸拓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高端专用和功能性化学品、高性能合成材料及复合材料、生物材料、化工新材料等,发展特色化工园区。

(撰稿:陈庆俊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