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三角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

发布者:csjjjd发布时间:2020-11-23浏览次数:548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先行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同时也是产业最集中、企业最集聚、园区布局最多的地区,研究并掌握该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发展集约型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开发区年鉴》和商务部公开的统计数据,对长三角地区6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概况、空间布局和排行榜、主要园区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为新时期背景下开发区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发展概况

(一)园区数量保持稳定,产值规模持续扩大

目前,长三角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布局最多的地区。2016年,长三角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达到65家,占全国比重近1/3,与2014年的数量保持不变,占比基本持平。地区生产总值从2014年的30184.8亿元上升至2015年的32889.1亿元,再到2016年的35848.0亿元,年均增长率9.0%,高于全国4.2%的平均增长率;占全国的比重从39.4%增长至43.1%。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分别增加了1627.1、1183.5、1727.5和1125.1亿元,浙江省国家级开发区的涨幅最大。就园区平均产值而言,上海最高,达到987.2亿元,之后是江苏的654.0亿元、浙江的417.5亿元和安徽的345.9亿元。总体而言,2014-2016年长三角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量和产值规模不断扩大。

eb507898-c7af-40d3-8e26-658ab7b1697b.png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调整幅度慢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4-2016年,长三角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产业增加值从2014年的25431.8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2070.5亿元,年均增长率7.3%,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4年的7824.6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0020.3亿元,年均增长率13.2%,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显著高于第二产业。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三产业的比值从2014年的0.738:0.262下降到2015年的0.729:0.271,再到2016年的0.717:0.283,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加工向生产加工和服务并重的功能转变。同时期,全国的第二、三产业的比值从2014年的0.746:0.254下降到2015年的0.731:0.269,再到2016年的0.703:0.296,整体优化幅度快于长三角地区。总体而言,2014-2016年长三角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比重也在不断攀升。

分地区而言,上海的第二、三产业比重从2014年的0.761:0.239上升到2016年的0.800:0.200,江苏的第二、三产业比重从2014年0.733:0.267的下降到2016年的0.694:0.306,浙江的第二、三产业比重从2014年0.700:0.300的下降到2016年的0.673:0.227,安徽的第二、三产业比重从2014年0.820:0.180的下降到2016年的0.793:0.207。江苏的产业结构优化最为明显,上海的第二产业比重不降反升,这可能与上海制造2025等政策有关。

84130e00-7f63-4403-8ae7-a3ae6b716220.png

(三)财税收入稳步增长,占全国比重不断攀升

2014-2016年,长三角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持续增加,占全国比重也不断攀升。财政收入从2014年的5540.0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6162.2亿元,年均增长率5.5%,占全国的比重从37.9%上升至40.1%;税收收入从2014年的4870.7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5824.7亿元,年均增长率9.4%,占全国的比重也从39.0%上升至41.6%。

分地区看,上海财政收入从2014年的284.0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322.7亿元,年均增长率6.6%,税收收入从450.8亿元增加至624.7亿元,年均增长率17.7%;江苏财政收入从2014年的3209.1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3420.6亿元,年均增长率3.2%,税收收入从2631.3亿元增加至2878.2亿元,年均增长率4.6%;浙江财政收入从2014年的1586.7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877.7亿元,年均增长率8.8%,税收收入从1432.6亿元增加至1848.9亿元,年均增长率13.6%;安徽财政收入从2014年的460.2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541.2亿元,年均增长率8.4%,税收收入从356.1亿元增加至472.9亿元,年均增长率15.2%。总体而言,浙江省的财政收入增长最快,而税收收入则是上海市增长幅度最大。

b932ee23-24ea-47a6-b505-a22a706b9430.png

(四)进出口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持续下降,区域内部差异明显

2014-2016年,长三角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进口额、出口额和进出口总额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降幅分别达到8.0%、0.5%和3.6%,但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却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上升趋势,三者分别从2014年的46.1%、55.1%、51.0%上升至2016年的47.1%、56.8%、52.6%。实际利用外资方面,长三角从2014年的1286.1亿元下降至2016年的1237.0亿元,降幅达到3.8%,占全国比重则从37.5%上升至33.4%。总体而言,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均有所下降,但降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地区看,内部各省市差异较为明显。进口额方面,上海从2014年的776.9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900.4亿元,增长15.9%,安徽从2014年的346.9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390.8亿元,增长12.7%,而江苏和浙江分别从7597.4亿元和1863.3亿元下降至6650.2亿元和1792.8亿元,分别下降了12.5%和3.8%;出口额方面,浙江和安徽分别上升了6.3%和11.5%,而上海和江苏则下降了10.3%和2.6%。综合进口额和出口额,只有江苏呈现下降趋势,从2014年的17575.6亿元下降至2016年的16365.1亿元,降幅达6.9%,而上海、浙江和安徽则分别上升了0.4%、2.9%和11.9%。实际利用外资额与进出口总额呈现同样特点,江苏在2014-2016年间下降了18.6%,上海、浙江和安徽则分别上升了2.6%、6.3%和26.9%。可见,2014-2016年间,江苏省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方面出现较大下滑,影响了长三角地区的整体表现。

5050d6a1-eb96-4c68-bd2c-588a9cf8d0fb.png

51b9d8b3-bcdf-493b-824b-ef69a64867ed.png

二、空间格局和城市/园区排行榜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集聚的重要场所,也是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的空间载体。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空间分布都够直观反映地区经济和技术实力。从图1可以看出,2016年长三角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分布在以上海(6家)为中心的大都市圈,包括苏州(9家)、无锡(2家)、南通(4家)、杭州(4家)、嘉兴(3家)、湖州(2家)、宁波(4家)、绍兴(3家)等城市,园区数量达到37个,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超过80%。其中,上海(6家)、苏州(9家)的园区生产总值均超过了5000亿元,杭州(4家)、宁波(3家)、南通(4家)、合肥(1家)和嘉兴(3家)的园区生产总值则超过了1500亿元。南京、合肥以及沿长江沿线的安徽南部城市也有密集分布,而浙南、苏北则零星分布一些规模较小的园区。此外,常州、舟山、台州、黄山和安徽北部城市还没有布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8f87211-f798-4e1b-ba1c-4d4cd989b4f2.png

2016年,长三角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排行榜前五位如表6所示。上海、苏州、杭州、南通和南京的地区生产总值位列前五,作为第一梯队的上海和苏州优势明显,比第二梯队高出2倍;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方面,上海和苏州优势依旧明显,南京、杭州、南通、嘉兴紧随其后;财税收入方面,上海、苏州、南京、宁波和杭州排在前五位,但名次稍有差异;苏州在进出口方面一枝独秀,两项数值分别超出第二位的上海78.4%和153.8%;上海实际利用外资额超过2000亿元,是后四位(苏州、杭州宁波、嘉兴)总和的近4倍,首位度极为明显。

055bbd29-0256-4a22-abed-41654ebe37da.png

2016年,长三角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排行榜前十位如表7所示。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了2000亿元,而上海化工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则在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上分别排在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之后位列第二;苏州工业园区的财政和税收收入方面一枝独秀,比第二名多了1.2倍和0.8倍;在发展开放型经济方面,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表现抢眼,在进口额、出口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上占据了半壁江山。

e1b7d9c3-dd75-492e-be12-dfc70b96e3d9.png

dcfa02c9-5712-435d-8f6d-d9bd0c6ddef1.png

三、长三角地区主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情况

为全面掌握长三角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运行机制和规划建设等情况,本文基于文献整理、实地调研等方法,选取苏州工业园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4家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园区进行深度介绍和分析。

(一)苏州工业园区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政府在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同时,越来越深入地触及到体制机制创新的瓶颈,并开始着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是许多后发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由于与新加坡在体制机制、经济模式、殖民历史、种族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类似,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新加坡政府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应运而生。

由于借鉴了新加坡发展经济、城市建设、公共管理和法律法规的一整套先进经验,苏州工业园区的经济总量一直以30%以上的速度猛增。从1994年到2017年,园区走出了一条建设速度比较快、科技含量比较高、经济效益比较好、人们生活比较富的路子。2017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0亿元,同比增长7.2%,是1994年的214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7.8亿元,增长10.3%,是1994年的1589倍,占GDP比重达13.5%;进出口总额858亿美元,增长15.5%;实际利用外资9.3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476亿元;R&D投入占GDP比重达3.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万元,增长7.7%。在全国经开区综合考评中位居第1,在全国百强产业园区排名第3,在全国高新区排名上升到第5。

苏州工业园区已经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4%左右的土地和人口、7%的工业用电量以及1%的二氧化硫(SO2)排放量、2%的化学需氧量(COD),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以及25%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进出口总额。

科技创新方面,苏州工业园区的年均科技投入增长超过2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先后建成国家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园、动画产业基地、软件园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设立总额达100亿元的风险创投、人才培养、中小企业创业担保及IC设计、软件研发、动漫产业与生物纳米等领域的发展专项基金;建成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江苏省集成电路生产力促进中心、苏州市软件测评中心等创新功能平台。园区内集聚了海外留学人员创办企业400余家,跨国公司和国家级研发设计机构100余家,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超3万名。高新技术企业与研发投入推动了园区的科技创新。截至目前,园区已有100多家家企业成为全省首批新高新技术企业、14个项目入围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累计引进科技项目822个、创投与担保机构51家,分别增长23%和55%。加大财政扶持力度。2017年,园区R&D投入占GDP比重达5.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全年共获得江苏省工业支撑计划和重大成果转化30余项。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取得的显著成效还表现为创新平台对于创新主体的集聚作用。中科纳米所揭牌投运,生物纳米园公共实验平台、动漫影视平台、国内首个与微软合作的SaaS产业化平台建成运行,全年累计新增创新载体53万平方米,这些平台加速了创新主体的集聚。此外,近年来国际高端会议的成功举办有效扩大了区域科技创新国际影响力,如在园区召开的XML动漫产业大会、SEPG(软件行业的国际盛会)等国际高端会议。

(二)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1988年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1年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在2003年成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扩地建设浦江高科技园。目前,园区拥有高科技企业3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含港澳台)800多家,82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园区内设立了136家高科技企业。2016年,园区实现销售收入2933亿元,工业总产值8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955.5亿元,进出口总额84亿美元,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在全国开发区中名列前茅。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以20世纪50年代末上海仪表电子工业区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为基础建立,当时区域内集中了大批国有企业和国有科研院所,如上海广电集团、上海邮通、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上海航天局下属研究所、上海激光技术研究所等。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这些国有企业和科研机构充分利用国家级开发区的政策红利和区位优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使国有经济走上了机制创新和市场化的新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6年,外资经济以不到1/3的企业数量、4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6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税收收入和利润总额,经济贡献率也在一半以上。截至2016年,园区累计吸引961家外资企业入住,吸收外商投资额86.27亿美元,其中60%以上来自欧美(见表8和图2)。可见,外资经济在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中的地位十分突出。

72350f33-13e9-462e-a4a6-a80f0fe954c4.png

fa0b86e5-c4d1-4892-be56-77805eabe7b6.png

产业和企业发展方面也能看到外资和国有经济的身影。漕河泾目前已形成以电子信息为支柱产业,以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汽车研发配套和环保新能源为五大重点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一五一”产业格局。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有思科、飞利浦、英业达、英华达、三星、联发科等著名外资企业,也有大唐电信、联芯科技、上海光通信、华东计算机研究所、华东电脑等国资企业和科研机构;生物医药产业中有强生、雅培、3M、默沙东等外资企业和聚科、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工业微生物研究所、交大完美、交大昂立、复星医药等国有企业和科研机构;新材料产业主要是外资企业,如3M、巴斯夫、拜耳、阿普拉;高端装备制造业涵盖航天航空、轨道交通、卫星应用、海洋工程等领域,拥有艾默生、丹佛斯、蒂森克虏伯、罗克韦尔等外资企业和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申通集团、华测导航、华东光电、国家航天局下属院所等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汽车研发配套产业有延锋伟世通、雪铁龙、天合、锦湖轮胎、东风、长安等外资国资企业;环保新能源产业主要有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国核工程、国核电站、国家电网、GE能源电子、阿尔斯通电网等国资外资企业和科研院所。

此外,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还在长三角的嘉兴海宁和盐城两地布局分园,探索跨区域产业联动发展的“一区多园”新模式。这种创新模式在实施品牌战略、发挥开发区共生界面的作用,实现组织间学习和创新扩散、提升开发区共生关联度,实现空间扩张、推动开发区共生进化,实现跨区域产业转移、产生共生绩效,发挥地方化社会网络的比较优势、形成开发区间专业特色化发展等方面提供有益经验和借鉴。

(三)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于1993年4月,2002年2月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有合肥出口加工区和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管辖面积268.97平方公里,所辖人口53.2万人,“大学城”聚集本专科院校17所(含211高校2所),在校大学生15万人,2016年综合发展水平在全国219家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13位。2017年上半年,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数超过350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2亿元,增幅达到9.0%;财政收入16.8亿元,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改投资分别329.7亿元和131.6亿元,分别增长了11.5%和2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44.2亿元,增速9.6%,对GDP的贡献率达到八成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527.3亿元和211.4亿元,增幅分别为14.6%和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9亿元,同比增长11.6%,进出口总额28.5亿美元,增长17.0%;外商直接投资2.5亿美元,招商引资额超出预期目标56.7%。

依托清华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联想研发中心、清华启迪科技城、东湖高新合肥创新中心、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高校三创园等六大创新平台,航空港(口岸)、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跨境电子商务港等四大开放平台,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快速消费品、绿色节能建筑、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公共安全、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十大产业,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与大学、科研机构等紧密结合,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形成了一个以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为内部核心体系,以科技服务体系、科技投融资体系、科技人才支撑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为外围支撑体系的科技创新体系(图3)。这之中,科技投融资体系、科技人才支撑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为科技创新体系的外部支撑体系:科技服务体系为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提供各类科技中介及共享服务;科技投融资体系为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科技人才支撑体系为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提供各类科技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为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提供科技成果评价和转化服务。

86f7a5b1-6d6e-4cc0-bee1-735b346a81f3.png

依托构建起来的科技创新体系,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招才引智、技术升级和再创新等多种形式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2016年,开发区财政兑现各类扶持资金7.6亿元;芯硕半导体、合锻机床、力杰半导体等三家企业获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金额达1.1亿元。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引进国内外科技创新团队30多个,企业建设各类创新研发中心60多个,形成了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杰事杰新材料、神马科技、仁创科技等科技型企业开发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的新产品、新工艺;佳通轮胎、日立建机、海尔电器、中亚建材等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品进行改造,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合肥天麦科技承接美国和以色列先进医学制造技术,通过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合作,建立了自己的胰岛素研发中心和原料生产基地与制剂生产基地;合肥熔安动力吸收瑞士瓦锡兰船用柴油发动机制造技术再创新,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开发出具有核心技术的高端装备。在2011年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获中国产学研界的最高荣誉——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四)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0年,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辖区人口约45万人。2016年,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5.68亿元,比上年增长5.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4.2亿元,增长2.3%,服务业增加值172.8亿元,增长16.9%。财政总收入127.29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51亿元,增长15.9%。实际利用外资3.52亿美元,实到内资40.5亿元,浙商回归资金29.2亿元,分别完成目标任务57.7%、115.7%和100.8%。固定资产投资145.4亿元,增长1.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3.2%、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35亿元,增长6%。外贸出口45亿美元。

工业与信息化发展方面,开发区已形成装备制造、电子通信、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连年攀升,至2016年已完成工业总产值1518.60亿元(图3);工业销售产值1512.69亿元,下降1.7%;新产品产值480.8亿元,增长4.5%;信息经济增加值95.55亿元,增长14.1%;主营业务收入367.26亿元,增长7.6%。装备制造、电子通信、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169.7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7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4个,销售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181个。东芝开利空调(中国)有限公司、杭州奥普卫厨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九阳欧南多小家电有限公司、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杭州松下住宅设备(出口加工区)有限公司等17个大企业增速15%以上,引领全区工业经济发展。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全年软饮料332万吨,增长8.3%;电力电缆7.78万千米,增长32.3%;轮胎外胎5373万条,增长17.1%;方便主食品24万吨,增长9.1%;集成电路圆片207万片,增长21.8%;中成药1.17万吨,增长46%。

7f052a52-4160-4ddb-931e-449be386128e.png

科技创新方面,2016年开发区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10个,完成技术改造投资额26.5亿元,其中顾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新增年产150万片刹车片生产线技术改造、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套高效节能变频控制器技术改造等46个项目列入杭州市“机器换人”重点项目。鼓励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全年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新增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1个(表9和表10)。至2016年末,开发区累计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61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259个、市级工业设计中心8个。

 

fc8a334f-fea5-46a9-85a3-871da244f0cf.png

60587e0e-6286-42ef-978e-48603cfa8209.png

(撰稿:马双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