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产业布局和路径选择研究

发布者:csjjjd发布时间:2020-11-24浏览次数:309

安徽是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枢纽。皖江城市带高铁、高速公路、长江水道等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区位优势明显,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安徽参与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布局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相关政策,明确区域功能定位,以产业布局的原则为指导,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而路选择则应该充分发挥好市场与政府“两只手”的作用。

一、强化区域合作,拓展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

深入实施《安徽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发展18个优势农产品,建设31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构建安徽现代农业区域产业基础。皖江城市带现代农业要全方位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分工,加强区域合作,拓展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具体措施包括:通过技术联盟等方式,推进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加快承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机制创新,促进现代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有序流动;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促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保持好长江经济带绿色廊道,积极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

二、加强顶层设计,科学选择主导产业

安徽各地区可以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和产业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顶层设计,选择产、学、研结合的市场拉动型、政府积极干预型、从政府主导型向民间主导型转变三种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主导产业的内生型和移植型融合。

安徽各地区主导产业的科学选择基准要从市场潜力、相对优势度、产业规模和产业关联度四个角度进行分析。以芜湖为例,通过产业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区位熵、产业贡献率和市场竞争优势指数来选取最有可能发展成为主导产业的13个行业,再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得出芜湖未来的主导产业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家用电器业、文化创意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其他地区也应该积极筹划,科学选择主导产业。

三、提高经济的外向度,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

考虑到环境制约因素,安徽可以有选择地承接长江中下游的相关产业,如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非金属矿物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综合考虑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效率双重约束,我们认为装备制造业适宜在合肥、芜湖等地区形成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益;原材料产业布局上跟随矿产和动力资源分布,如马鞍山的钢铁产业和铜陵的有色金属产业等;高技术产业对产业配套和生产效率要求较高,可以选择天长、芜湖、花山区等区域;对于生态约束严格的地区,如泾县、旌德、太湖、绩溪、潜山等地,重点承接第一、第三产业及轻工业,形成南、北两个缓冲地带;滁州、马鞍山、铜陵紧邻长三角地区,应率先推进与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一体化建设,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构建规范化、国际化的旅游业发展环境,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化。

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安徽在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需要:第一,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紧密联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主要来自于其与传统产业的结合,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型环保及高效节能等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在生产流程、产业形态及性能方面的提升。第二,加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与平台建设。围绕公共资源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交易和技术研发设计服务等平台建设,推动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的深入合作。超前部署具有前瞻性的新兴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追踪产业发展前沿与热点,加强产、学、研协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率先突破。第三,基地建设以点带面。立足于中国(合肥)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芜湖LED光电、合蚌芜节能环保等11个产业基地,强化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人才资源等条件支撑,以点带面,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第四,加强市场信息预警与引导。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定期向社会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规模、产能利用率及生产、技术、市场发展动向等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在中小企业投资经营决策方面的协调和监督作用。

五、突出城市群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产业联动模式的创新

安徽要积极推动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和皖北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积极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进一步推动芜湖、马鞍山、铜陵、宁国和天长等沿江城市的发展,形成产业发展的“增长极”;整合城市资源,充分发挥淮南和蚌埠沿淮两市的区域功能作用,推进皖江城市带向江淮城市群发展;推进与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在产业要素资源上的广泛协作。因地制宜地推进产业联动模式的创新:第一,空间引导模式。充分利用城市群中心城市或欠发达城市的产业发展空间来聚集企业,使相同、相近或相关产业在城市群某一区域高度聚集,形成相互配套协作的产业组织,释放集聚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模式。第二,总部经济型联动模式。利用各城市的不同产业优势,将总部和生产制造基地在空间上进行分离,总部设在中心城市,生产制造基地设在周边其他城市,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市群相关产业发展的模式。对于通讯信息类、公共服务类产业可以采用这种模式。第三,产业链聚集型联动模式。将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及其配套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服务业在城市群范围内聚集,使相关产业在同一产业链中交错组合,协同发展的模式。对于安庆、滁州等凭借劳动力资源或自然资源等禀赋条件发展起来的地区可以采用这种模式。第四,产业转移型联动模式。通过群内外各城市产业或产业集群的有序转移与承接,实现群内外产业良性互动的模式。皖江经济带的第二产业可以采用这种模式。

六、积极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的硬件环境

积极推进以长江黄金水道为轴,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综合交通网络的建设,提高经济的通达性,优化产业布局的硬件环境。第一,推进合肥“一小时通勤圈”建设。以合肥为中心,联动淮南、六安、滁州和桐城发展,打造一小时城际通勤圈和生活圈。第二,合芜“双核”打造一级物流园区。整合现有的物流园区资源,在合肥、芜湖“双核”上打造一级物流园,使之成为集贸易往来、出口加工、物流配送、保税物流、商贸、仓储、产品展示于一体的国际现代综合物流区和城市综合功能区。第三,整治重大航道。加快推进合裕航道沿线的航道等级改造提升、船闸扩建、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等工程,不断消除水运通行瓶颈。第四,加强皖江城际铁路线网建设。在充分利用铁路投资基金基础上,通过市场化运作,广泛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皖江地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和运营,促进安徽省内外部运输结构的优化。

七、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兼顾各区域产业布局的效率与公平

安徽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积极把握区域合作的战略机遇期,建立高效、协调、持续运行的政府间合作机制。第一,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应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所面临的省域内、分段区域内和沿江大区域三个维度的不完全合作博弈,坚持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先行先试,加强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动。第二,共同推进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对于长江流域的水、铁、公、空立体交通网络和生态保持等公共产品,建立起共同投入、利益共享的机制,争取开展环境税、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等试点,联合开展水生态修复、PM2.5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等城市环境保护重大项目科研合作,加强水环境和流域生态保护合作。第三,建立区域信息共享体系。以“行业共建,区域共享”的思路,由政府牵头组织建设大规模、跨地域、多行业、多方位的区域信息共享体系。第四,产业政策与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相结合。在四个方面寻求突破:赋予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以较大的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对在落后地区进行投资的项目给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兴办享有税收优惠的资源和来料加工区等;寻求国家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税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