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人:宋瑜(西交利物浦大学智库中心主任、教授)
近年来,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产业呈现出重点领域壮大、新增长点涌现、创新能级跃升、竞争实力增强等诸多特点,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局面。2021年4月28日“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讨会”邀请来自政府、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广聚智慧,旨在从产业布局、创新能力、发展环境及国内外合作等多方面深入交流如何推动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积极为产业及地区发展建言献策。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园是上海市政府本世纪以来倾力打造的尖端科技创新高地。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后,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园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创新生态。
经过多年发展的张江生物制药产业,已成为张江的支柱产业之一,总体形成跨国药企、新兴药企及创新平台三足鼎立之势。
目前,该产业的结构不再局限于国外的价值创造体系,转向以开放式创新为特色的价值链。创业企业承接药企的临床前研究或辅助开发工作,依托自身掌握的关键技术,获得药企服务订单。借此,创业企业进入全球生物制药创新链。
2008年后,一批海归技术专家从CRO入手,在为外企做研发的同时积累技术、人才资源和资金,为张江医药的发展奠定基础。由于CRO没有知识产权,有实力的CRO企业以服务换股权的模式升级竞争力,不断深耕CRO业务,同时生发出孵化器功能,为初创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创业指导,营造创新生态系统。
制药企业跨界研发合作,与公益界和学术界合作以及与跨公司的孵化器合作。目前,国内比较流行VIC模式(VC+IP+CRO),即知识产权、研发外包服务、风险投资组合,这是一种“轻资产重智力”的商业模式。
尽管张江已获得一些创新药研发方面的成功,但不少企业仍停留在仿制药阶段,不重视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开发。此外,园内各创新主体间学习交流机制不完善,知识溢出和资源整合不明显;由于缺乏针对生物技术实施保护的专门法规,无法有效激发开放式创新,阻碍生态系统内知识、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
同时,生物制药企业人才供给不足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此类专业的人才锐减,二是该专业毕业生从事相关工作意愿不强。生活成本高,政府人才引进门槛高,园区硕士生最长工作五年,多数人会在期间选择跳槽。此外,药企还普遍存在博士以上海外背景人才缺乏的问题。
构建生物制药产业园开放创新生态系统要重点在四个方面入手:
1.加强基础研究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动力源于基础研究。尽管最近十多年,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进步迅速,但源发性创新不多。生物制药产业要加强引导相关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开展国际前沿的基础研究,从而为生物制药产业的持续创新奠定好基础。
2.多元化创新主体,弹性化创新形式
创新已经突破部门边界,成为一种创新逻辑。在开放创新的生态系统中,创新主体更加多元化。在社会人员的广泛参与中,创新边界变得模糊化和泛化,创新形式也更加多变和富有弹性。通过实现多主体参与、多要素互动,作为推动力的进步技术和作为拉动力的创新应用合力作用持续的科技创新。
目前,国际上众多生物制药企业搭建了开放创新平台,旨在通过分享和共同学习促进新药研发、创新。基于共享、共创的开放创新理念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和团队加入,保障持续创新的活力。
3.滋养创新生态系统土壤,构建友好创新环境
有效的创新生态系统既需要“关系网络”,也需要基于规则、契约、制度的正式组织网络,在更大范围内开展互动,这样才能更好、更有序地刺激创新生态系统的发育。友好的创新环境能充分调动积极性、释放潜能。首先,明确创新的环境条件,包括益于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创新知识产权执法安全的网络环境等。其次,支持并发展区域性创新生态系统。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更加重视创新主体(企业、客户、合作伙伴等)、创新支持机构(政府、投资机构、中介机构等),以及创新环境(资源、文化、政策制度),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共生共荣。
4.发挥创新中介作用
充分认识创新中介的作用。目前,园区主要靠政府主导创建的科研平台没有形成专业的创新中介服务。创新中介在生态系统中发挥催化剂的作用,匹配需求方与供给方,推进制度变革,促进人员,知识和技术的共享。
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 曹瑄玮 单正路
(转载自《长三角观察》2021年第5月号(总第1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