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五届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论坛暨2022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发布会”11月26日在上海举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教授作题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长江经济带雁阵格局——基于科技创新驱动的实证分析”的演讲。
王振认为,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驱动力空间布局,总体呈现出非均衡化、梯度化的空间特征。具体来说,其一,由东而西,整体上驱动力显著梯度减弱。其二,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或中心城市,驱动力集聚明显。其三,长三角城市群具有多中心特征。
王振说,长江经济带的阵型具有非常显著的雁阵特征,上海作为超强驱动力城市被定义为头雁城市,南京、武汉、杭州、苏州、长沙、合肥、成都、重庆作为强驱动力城市是重要支点城市,宁波、无锡、芜湖、南通、常州、嘉兴、镇江、扬州作为较强驱动力城市是重要节点城市。从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载体、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绩效四个维度来看,头雁城市比支点城市更有突出优势,支点城市比节点城市展现出明显优势,节点城市相较于其他城市,也有一定优势性,所以要突出重要城市集聚与创新作用。
王振认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长江经济带人才创新雁阵,要遵循客观规律,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需要做到以下六点:第一,着力增强和造就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头雁功能。第二,着力在南京、武汉、杭州、合肥、长沙、成都、重庆等重要支点城市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新型创新平台。第三,在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三个国家级创新方阵。第四,在各个重要城市,深入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激化活力。第五,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第六,构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带动各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