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将长三角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发布者:csjjjd发布时间:2023-06-20浏览次数:131

历史上的长三角,因水而经济往来密切,因水而商品经济发达,因水而造就了众多的大中型城市。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充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江南水乡特色,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一是在区域城乡融合中,促进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共同富裕优势。长三角各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标准化绿色农田,挖掘和厚植乡村文化元素,以绿色农业、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乃至探索实践林业碳汇,打造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基底,促进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最典型的就是浙江安吉余村,因地制宜发展农旅、文旅、研学等生态富民产业,2021年村集体收入801万元,增长10.6%,农民人均收入6.1万元,增长9.6%,成为远近闻名的“村强民富景美人和”新农村。安吉县被誉为“中国第一竹乡”,拥有100.9万亩竹林,其中毛竹林面积87万亩,竹林资源丰富。2021年12月,安吉“两山”合作社成立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首笔交易中,安吉大里村等5家单位卖出“竹林空气”108万多元。

全国首个跨省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经过三轮试点,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吨好水,同时安徽黄山每年也都得到了生态保护的贡献所得,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一条有效路径。昆山旅游度假区“昆山之链”覆盖昆山的锦溪、淀山湖、周庄三镇,属于长三角生态绿色示范区协调区。其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项目,总投资118.97亿元,是江苏首个超百亿元EOD融资模式落地项目,致力于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不高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

二是在生态之城建设中,促进城市生态优势转化为创新竞争优势。长三角各地通过生态城市的发展定位,促进招商引资、集聚创新资源和推动产业升级。比如上海,到2022年10月,经过多年攻坚,黄浦江核心段45公里岸线、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先后实现贯通,曾经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发展秀带”,曾经的工业岸线变成了“人民岸线”“创新岸线”。水岸生态优势加上历史文化优势,今天的黄浦江、苏州河,不仅集聚了大量金融机构,还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高科技企业的关注与入驻。比如美团入驻了杨浦岸线、蚂蚁金服入驻了黄埔岸线、清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入驻了普陀岸线、徐汇滨江形成千亿元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空间布局总部。华为上海研究中心,选择长三角生态绿色示范区水网密布、生态底质优越的金泽镇落户,按计划人才集聚规模将达3万多人。阿里巴巴在杭州美丽的西湖区建设云栖小镇,这里是浙江特色小镇的发源地,是城市大脑的策源地、杭州“数字治理第一城”的起航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多年前选位合肥西郊风景秀丽的蜀山湖畔董铺岛,面积2.65平方公里,岛上三面环水,绿树成荫,现在被称为科学岛,并已纳入“科大硅谷”安徽一号工程。江苏盐城谋划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围绕固碳、低碳、降碳做好绿色生态、绿色能源、绿色转型文章,充分彰显盐城自然生态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绿色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三是在生态流域性治理中,促进区域生态优势转化为巨大场景优势。长三角的江海河湖山林,多数是跨省界的,特别是长江、新安江—千岛湖、京杭大运河、太湖等都跨越多个城市。跨区域的生态流域性治理,需要攻坚克难构建积极有效的一体化体制机制,但同时也将释放驱动科技进步、绿色低碳发展的巨大动能,特别是通过提供涉及面更广更深更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数字技术在生态流域性治理中深度应用、持续创新,培育壮大新技术新产业。

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长三角地区长江支流治理,亟需运用数字技术构建自然资源与排放三维立体“一张图”和国土空间基础数据平台,以及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的智慧治理体系。这是一项系统化的大型场景,对促进长三角数字技术创新及其核心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推进世界级水上客厅建设,吸引了一批数字技术机构入驻,如华为上海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智慧绿洲研究院、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