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

发布者:csjjjd发布时间:2024-04-26浏览次数:64

➤长三角产业本地化步伐加快,重点产业链进一步扣紧闭环。类似新型显示“从沙子到整机”、新能源汽车“橡胶钢铁进厂、整车下线出厂”这样的全产业链在长三角不断涌现

➤2022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较2011年增长了近1.5倍,年均增速达9.47 %

➤“经营主体考虑的是生存和收益,但产业链最需要的环节往往耗时耗力耗钱。‘市场的手’失灵的地方,需要通过结合产业特色和卡点加强顶层设计,引导长三角内部的要素向产业链薄弱环节投入。”

以4 %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17 %的人口,创造了国家近1/4的经济总量。如今,长三角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产业体系最完备、区域一体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在这里加速形成。

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离不开产业领域的有力支撑,更离不开稳定可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6月5日在安徽合肥举行的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提出,三省一市将深化更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协同合作,推动更多重大平台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携手建设新兴产业聚集地,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对三省一市的调研中了解到,在一个个产业高地牵引下,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逐步增强。

扣紧产业链闭环

目前,长三角产业本地化步伐加快,重点产业链进一步扣紧闭环。

“全球化和本地化并不矛盾。我们上下游的机床设备供应商、头部汽车企业客户等都逐步本地化。虽然不同细分领域程度不同,但最终目标是实现本地研发、制造、客户的全本地化产业链供应链。”总部在瑞典的全球轴承巨头之一斯凯孚(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施波说,公司目前从供应商到客户在长三角内都能形成闭环。

落实《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长三角围绕机器人、新型电力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等产业链继续实施补链固链强链行动。龙头企业不断集聚、配套网络日益成熟,类似新型显示“从沙子到整机”、新能源汽车“橡胶钢铁进厂、整车下线出厂”这样的全产业链在长三角不断涌现。南通、杭州、合肥入选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进一步构建船舶海工、数字安防、新能源汽车稳定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

同时,在“一盘棋”的协同背景下,长三角以龙头企业为链主,带动大中小企业拧成一股绳。

本刊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推动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12家上下游企业打造全国产化焊接机器人,促进区域内机器人国产零部件在国内主流机器人整机厂实现应用,目前累计出货量约900台。

截至2022年9月,长三角有1914家上市企业向区域内4381家企业异地投资。江苏为沪浙皖等23个省市和省内13个设区市的600多家重点企业协调4000多家配套企业予以配套;安徽通过举办对接会恳谈会、组织企业上门集中对接、视频会议对接等灵活多样的形式,2022年开展面向省内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155场次。

科创共同体服务产业升级

长三角地区经济外向度高,正处在“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过渡、高科技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的关键阶段。面对疫情冲击,以及外部产业环境及国际贸易政策的风险挑战,长三角产业链承压而上,逐步形成服务产业发展的长三角科创共同体,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2》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较2011年增长了近1.5倍,年均增速达9.47 %。

区域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离不开政策、资金、科技基础设施等诸多要素的一体化。2022年,三省一市相互间技术合同输出25273项,技术交易金额1863.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 %、112.5 %。目前,科技部与三省一市共同组建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已实现实体化运作,并出台了共同体行动方案、联合攻关机制。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在上海、浙江全域和江苏、安徽部分区域互联互通,已有2207家企业在平台注册并申请科技创新券,订单服务额达到1.3亿元,兑付金额约5446万元。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大型科学仪器4万余台(套)。

区域协同创新之下,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版图不断扩大。目前,上海松江到安徽合肥的G60科创走廊,拥有超过全国1/5的科创板上市企业和1/8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2022年统计显示,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60 %、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均占全国1/3、汽车产量占全国1/4、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38 %。

不少基层干部和专家表示,进一步实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优势产业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产业迈向中高端”等发展要求,长三角产业链仍需瞄准薄弱环节,进一步做好承压准备。

为此,三省一市提出,将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共建高水平国家实验室体系,促进长三角大科学装置集群共建共享。健全跨区域协同攻关机制,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推进实施联合攻关计划项目。

更好融合经营主体与行政力量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致力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三省一市将融合经营主体与行政力量,同时发挥“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解决区域产业链共性问题。

“企业不仅是经营主体,同时也是高水平科技供给的需求主体。未来要坚持让企业主导产业链供需对接,科创清单也应该由企业主导决定。”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谭瑞琮说,截至2023年5月,中心与长三角地区310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成立企业联合创新中心,解决企业技术需求超过440项,合同金额约14亿元。

三省一市提出,将深化既有合作成果,鼓励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四个产业链联盟发挥作用,推动联盟深化研发攻关、市场开拓、技术标准、人才培养、权益保护等方面合作。此外,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也将调度支持民用航空(沪)、物联网(苏)、数字安防(浙)、智能语音(皖)四条产业链研究,探索组建市场化、专业化运作的长三角产业链发展研究平台。

一些专家还提出,长三角未来还要努力避免“高水平重复”,防止同质化的产业竞争导致有限的资源重复投入,自上而下推动行政协调机制在“市场的手”失灵处发力。

“经营主体考虑的是生存和收益,但产业链最需要的环节往往耗时耗力耗钱。‘市场的手’失灵的地方,需要通过结合产业特色和卡点加强顶层设计,引导长三角内部的要素向产业链薄弱环节投入,构建层级有序、互补共进的产业链跨区域协调机制,以此带来整体产业链变革升级。”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甲甲说。

随着全球产业链正在从过去的大分工变成有限全球化,一些企业也呼吁,长三角要率先研究全球产业地图变迁。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汪力成提出,长三角要率先布局国际化,主动链接全球资源布局产业体系。“这非常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推动企业抢抓资源、尽早布局走出去。”汪力成说。

据了解,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提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携手提升全球高端资源配置能力,打造重大开放平台,推动三省一市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落实长三角“一带一路”合作共建机制,提升中欧班列运行质效,联合开展“出海招商”及境外投资促进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