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资兴盘活经开区非正常生产企业调查

发布者:csjjjd发布时间:2024-04-26浏览次数:10

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其产业规模、企业质量、要素集聚、科技含量、经济贡献,在地方经济版图中占有重要一席。面对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大趋势,该如何盘活经开区非正常生产企业,推动园区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湖南郴州资兴市经过不懈努力,成功让经开区焕发新生,获得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赢。

经济开发区对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经济开发区也有成长的烦恼。部分早先入驻的企业由于市场竞争、经营不善等原因渐成非正常经营企业,园区发展不堪重负,这是多地经开区面临的共性问题之一。

资源如何盘活?矛盾如何化解?园区质量如何提升?近日,记者来到湖南郴州资兴市经济开发区。在这里,一场旨在解决上述问题的攻坚战已持续数年,园区发展迎来问题得化解、资源得盘活、效率得提升、就业得增加、民生得改善的多赢局面。在高质量发展成为首要任务的当下,资兴的探索对其他园区轻装上阵、高效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做难而正确的事

提及园区内非正常生产企业衍生的种种弊端,资兴市委常委、副市长,资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赖胜民感触颇多:“无论是从政治站位,还是从高质量发展,又或是从安全生产、民生改善等角度来说,面对面、硬碰硬地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都到了不得不发的关键阶段。”

这样一组数据令人尴尬:在规划面积只有13.17平方公里的资兴经开区,20家非正常生产企业占据了2700余亩土地,约占规划面积的七分之一。这边,是园区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闲置,产生不了应有价值。那边,是不少优质企业因为建设用地指标限制,不得其门而入,只能望“园”兴叹。

“优质企业不能进来,劣质企业不能出清,谈何‘五好’?谈何‘高质量发展’?根本不可能嘛!”资兴经开区产业发展局局长吴志欣自问自答。他所说的“五好”,是自2021年起湖南省为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大力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而提出的“五好园区”,即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环境好。

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高线”的话,安全生产就是园区的底线。资兴市非正常生产企业处置工作专班负责人刘耀武对相关情况了然于胸:“这些企业涉及门类繁多,有冶金、玻璃、电子等,非正常生产年限较长。不少企业厂房年久失修,隐患重重。就拿湖南华康新材料有限公司来说,它的2号仓库中有不少废旧铅电池,污染风险与日俱增。”

处置园区非正常生产企业等不得、等不起、等不了,原因还在于20家企业涉及债务达32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3.67亿元,越往后拖,成本越高,难度越大;涉及职工1845人,每个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生计;更重要的是,20家企业复产无望,毫无生机,园区形象、企业信心、发展环境均受影响……

然而,要彻底解决非正常企业问题,何其难也!累积多年的矛盾,如何在短时间内合法、合情、合理化解?债务化解、企业出清、职工安置,钱从何来?腾挪而得的新空间,怎样用好?如何实现企业、职工、债权人、政府等多方共赢局面?

千难万难,干就不难。在省市两级党委、政府部署下,资兴市委书记杨理诚下决心做难而正确的事:以刮骨疗毒的狠劲,扎实处置非正常生产企业,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厂房以“腾笼换鸟”,加速产业集聚,拓展园区高质量发展空间。“一旦出发,必须到达,力争用3年到5年时间,彻底解决园区非正常企业问题。”

下硬功夫啃硬骨头

摆在记者面前的,是一张园区非正常生产企业处置工作台账。台账上,详细登记了企业名称、停产时间、占地面积、处置方式、处置措施、处置进度等事项,园区内20家相关企业,无一遗漏。这张台账,处置专班的同志再熟悉不过了,他们开玩笑说,“每个人都能倒背如流”。可薄薄的一页纸背后,难言轻松。

跑断腿、磨破嘴、操碎心……这是自2022年3月28日处置工作专班机制运作以来专班成员的工作常态。“这些企业短的停工三五年,长的有10多年。多年矛盾,要揭开盖子、想准法子、找到路子,不下硬功夫真不行。”赖胜民说。按照资兴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处置工作以企业为主、政府推动、依法办事、精准施策为原则,分为全面起底“把好脉”、分类处置“开良方”、强化保障“治未病”3个阶段,一企一方案,一企一团队,“帮”“转”“租”“引”“退”“购”“稳”等十八般武艺齐上阵,不达目的不收兵。

湖南华信稀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硬骨头中的“大块头”,占地面积大,两期项目共占地近1300亩;涉及人员面广,原有职工960多人;企业包袱重,公司负债近30亿元。回忆起当初的情形,处置工作专班成员黄晨陆至今十分感慨:“难,真是难!但如果能把这块骨头啃下来,意义就大了。”

记不清开了多少次会,企业家会、职工会、政府内部会;记不清跑了多少路,省里市里、政府法院,甚至是职工家里;也记不清做了多少次协调工作,一点点消除分歧,达成共识。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在摸清企业资产负债、拖欠税费、产权争议、人员安置,以及反复征求企业、职工、债权人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华信终于迎来了破产清算重组。“债务包袱甩掉了,职工工资拿到了,新的企业入驻了,厂房焕然一新,重新投入生产。这场攻坚战,打得漂亮!”刘耀武说。

对湖南展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的处置,也让处置工作专班颇为满意。据吴志欣介绍,2021年,经过政府、企业、法院通力合作,展泰宣告破产,其生产设备、生产材料被估价1亿元。可在网上拍卖环节,这些资产却无人问津,3次挂网,3次流拍。最后一次挂网,符合条件的企业因正在办理相关手续或将无法参与竞拍。怎么办?特事特办。企业注册地迁移到郴州,再落户到资兴经济开发区。这个流程原本需要20多天,资兴经开区加班加点,一路绿灯,终于在拍卖最终期限前帮竞拍企业办好了全部手续。

有的企业停产却没有走正常申报程序,以致产生税务成本和滞纳金,协调;有的企业8年来没有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并产生滞纳金,协调;还有的企业深陷三角债无法正常出清,继续协调……1年多来,资兴累计为相关企业减税降费3.82亿元。

在一次又一次艰难推进中,资兴经开区处置非正常生产企业工作交出了一张令人惊喜的成绩单:仅仅用了17个月,就成功处置相关企业13家,占非正常生产企业总数的65 %;盘活低效土地2281亩,占闲置低效土地总量的84 %。

有效盘活现有资源

处置非正常生产企业,如果仅仅是出清旧的企业,试卷只能算做了一半。更关键的另一半,是如何引进亩产高、“含科量”足、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对于这一点,资兴从一开始就将其纳入通盘考量:绝不新瓶装旧酒,为新入园的企业设立投资强度、亩均税收、产业层级、安全环保等门槛,把曾经的包袱顺势变为优质资源。

原有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7月7日,在湖南华信稀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铅生产线旁,一辆辆满载着40 %铅精矿的货车鱼贯而入,将矿石卸载在生产线入口,密封的皮带传送带有条不紊地把矿石输送到下个生产流程。看着眼前繁忙的场景,该公司监事会主席雷云远有些不敢相信:“如果要重新建设一个这样的企业,没有3年时间,不投入10多亿元,是出不来这样的效果的。”如今,在收购重组的基础上,华信稀贵目前仅投入近9亿元,花了9个月,就完成改造,实现了生产线运转。预计项目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将达50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安排就业近千人。

杂草地上长出高标准厂房。“这是厂房的第一层,宽36米,长80多米,层高有7米。这样标准的厂房,在资兴乃至郴州都不多见。”站在企业可以“拎包入住”的厂房内,资兴成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泗文不无得意地说。在他的身后,是已经建成的1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无论是规模还是品质,对标的都是广州标准。而这块地,正是湖南华康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二期项目土地。由于华康二期并未实质启动,这块在城区附近的170多亩工业用地,曾长期荒芜,长满杂草。

闲置酒店蜕变为城市地标。在一进入资兴市最显眼的位置,是因经营不善、工程纠纷等原因闲置7年之久的江滨酒店,不少资兴人路过都感慨不已。站在项目沙盘前,嘉华国际城项目负责人陈悦说:“2021年底至今,我们已投资3亿元。两年后,这里将成为一个集酒店、商业、住宅、网红码头于一体的城市地标建筑,将为当地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

产品100 %出口的玩具企业郴州市伟达科技有限公司、立志做足“氢”文章的中健天诚氢能产业集团……1年多来,随着一家家符合园区定位、产业链定位的企业“接盘”,非正常生产企业脱胎换骨,焕发生机。据统计,新入驻企业创造就业岗位2089个,预计今年为园区新增产值50亿元,新增税收1.5亿元。

为了将好不容易腾挪的空间,真正变成“下金蛋的母鸡”,资兴对新入驻园区的企业要求堪称严格,不搞“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做法。赖胜民介绍,资兴经开区对新企业有门槛,仅今年就否决了3家企业的入园要求。同时,园区还制定了建设速度慢、科技含量低、安全风险高等16项退出条件,一旦符合条件,将自动启动退出机制。

形成发展合力

短短1年多时间,资兴在处置非正常生产企业方面取得了多项成绩,这并非偶然或运气。在赖胜民看来,这是“一颗较真碰硬的决心、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一支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队伍”合力的结果。那么,资兴到底做对了什么?

尊重市场,尊重规律。非正常生产企业退出和优质企业进入,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在其中更多的是制定规则、营造环境。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资兴在企业退出、进入等环节,将自主权充分交给企业。何种路径退出,不干预,哪些企业进入,不操作,由企业自主干,由市场说了算。

依法办事,兼顾各方。处置非正常生产企业,往往涉及清算、破产、重组等环节,必须依法办事、依规办事。与此同时,也要兼顾各方关切,特别是要照顾弱势群体的利益。资兴市人民法院副院长唐鸿介绍,“在工作专班中特意安排了法院的同志,就是确保各项措施于法有据,有法可依”。当然,依法不是不讲人情,比如在劳动债权、担保债权、普通债权等多种债权交织的时候,要优先解决劳动债权,不能让职工利益受损。

实事求是,精准施策。企业非正常生产的原因千差万别,退出的方式自然也不能“一刀切”。处置工作专班成员黄文辉说:“处置工作第一项就是实事求是,摸清底数。多少企业需纾困,原因何在,规模多大,债务多少,债权怎样等,都要一清二楚。”在此基础上,资兴根据不同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了“政策扶持盘活一批”“招商引资盘活一批”“协议转让盘活一批”的处置思路,探索出产权置换、兼并重组、债务和解、破产重组、资产收购等处置方法。

规范有序,稳中求进。不能因为解决问题,而制造新的更大的问题。资兴在处置工作中,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头,把稳定工作落在实处。一方面,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企业出清过程中核心资产纠纷和人员安置问题;另一方面,规范有序推进工作,切实维护职工、债务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整个处置过程有条不紊,平稳有序,实现了“企业满意、职工满意、债权人满意、政府满意”。

毋庸讳言,作为“先吃螃蟹”的园区,资兴经开区在先行先试处置非正常生产企业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亟需进一步完善优化体制机制。

比如,按照规定,职工养老保险补缴,必须将个人部分、单位部分及滞纳金全部缴清,职工的养老保险账号方可启用。但有的企业破产前,部分职工就未缴纳或建档,如今补缴面临一定阻碍;又比如,企业破产后,一部分贷款无力偿还,在增加银行特别是地方农商行贷款不良率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损失,如何以债转股等方式,对利益受损银行进行补偿,相关机制还需要继续探索;还比如,有些企业欠缴税费并产生滞纳金,但这些税费减免操作难度大,无法全部减免,以至于出现“欠账还不起,处置推不动”的情况;等等。

“资兴经开区的非正常生产企业处置,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也是一个绕不开、躲不过的问题。资兴之解,或许并不完美,但这些实践、探索、创新,不失为经开区轻装上阵的一种思路。期盼更多同行者一齐发力,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形成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杨理诚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