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制造为基、创新赋能 持续做强软件产业特色优势

发布者:csjjjd发布时间:2024-04-28浏览次数:10

2022年软件业务收入超750亿元,培育了华兴源创、凌志软件、友谊时光等上市企业12家,获批长三角唯一的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先后获批首批江苏软件名园、江苏省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区、江苏省信创先导区……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放大制造业基础优势、强化科技内在赋能,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硬核”实力日益增强。从具体路径来看,园区紧扣重点领域、创新主体和关键平台,着力做强工业软件特色优势,培育软件企业雁阵集群,健全公共技术平台体系,推进核心技术、关键产品、集成应用等体系化创新,为全面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立足基础、持之以恒 软件产业锻造硬科技实力

数字经济时代,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简称“软件产业”)被视为“信息技术之魂、网络安全之盾、经济转型之擎、数字社会之基”,当前已经成为全国重点城市的布局热点、竞争焦点。

时间拉回到二十多年前。2000年启动建设苏州国际科技园,为软件研发提供科技载体;2012年推出“云彩计划”,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2017年率先布局以软件、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2021年金鸡湖软件产业园正式揭牌,担当软件名园建设主体……如今,园区软件产业正涌现出澎湃发展动能,产业规模效益快速增长,综合竞争力实现新的跃升。

金鸡湖软件产业园

作为科技创新先锋军,苏州工业园区(简称“园区”)始终站在创新最前沿、竞逐新赛道,二十多年前便敏锐发现传统的硬制造发展模式亟待突破,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以硬生软”,着手布局技术、脑力、人才更加密集的软件领域,探寻出一条更有发展韧性、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为了稳扎稳打走创新路,园区通过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来解决现实问题,以高标准、高质量的专项产业政策为指引系统谋划,并陆续出台、修订相关配套扶持政策,构建起覆盖软件企业成长全周期的政策体系。面向“十四五”,园区制定《苏州工业园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进一步明确软件、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产业在新阶段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抢占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先机。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2年底围绕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实现软件业务收入超750亿元。集聚效应日益凸显,西门子、博世、儒拉玛特等国内外龙头企业纷纷布局,培育了华兴源创、凌志软件、友谊时光等境内外上市公司12家。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获批长三角唯一的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区内软件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37项。软件品牌越擦越亮,先后获批首批江苏软件名园、江苏省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区、江苏省信创先导区。

紧扣重点领域、创新主体、关键平台加快创新突破

当前,全球软件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软件产业面临来自外部环境、产业瓶颈、内部生态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同时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园区作为软件产业领跑区域,如何在新一轮软件竞争热潮中突出重围、重塑新优势?

“我们坚持创新驱动、重点突破,紧扣工业软件、企业培育、关键平台等重点领域加劲发力,推进核心技术、关键产品、集成应用等体系化创新,为全面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做强工业软件特色优势。工业软件是工业技术软件化的主要成果,被称为现代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其中研发设计等工业软件中高端市场是被国外“卡脖子”的关键环节,亟待突破创新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园区突出制造业特色优势,自2001年起布局工业软件,瞄准研发设计、生产控制、业务管理、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汇聚创新资源,探索打造工业软件“自主创新策源地、产业发展先导区、行业标准领路人、应用推广试验田”。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园区尤其注重高端工业软件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瞄准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深耕突破,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分析)、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等领域积累起较明显的领先优势。

目前,园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7件,软件著作权约3.2万项;园区企业积极参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项目建设,探索搭建开源平台,营造更有益于创新的开源生态。

培育软件企业雁阵集群。浩辰软件产品用户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月活排名第一的移动CAD软件;千机智能牵头园区企业获批建设长三角唯一的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同元软控参与国家“数字伴飞”计划,助力“问天”“梦天”实验舱启航……发展软件产业,离不开一批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园区在发展软件产业过程中盯链主抓龙头,大力推动引优育强,围绕产业全链条培育了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掌握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软件技术应用和服务企业。

近年,随着数字经济走向精细深入,园区进一步健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实施以“头雁”企业领飞、其他细分领域企业“结伴”的发展策略,推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独角兽企业快速成长、中小企业做精做专,打造特色鲜明、业务协同、大中小协作的雁阵型软件企业集群。

数据显示,2022年园区新增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4家、江苏省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9家、江苏省专精特新软件企业8家、苏州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头雁(含培育)企业14家、苏州市重点软件企业108家,均列全市第一;近三年每年引进软件产业相关项目近400个。

健全公共技术平台体系。2020年,长三角唯一的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落户园区,面向航空航天、汽车和机器人等领域应用需求,搭建典型应用场景的产品应用验证环境与工业软件测试验证环境,在服务推动园区工业软件自主创新、融合发展的同时,辐射带动长三角乃至全国软件研发水平提档升级。

围绕技术攻关、数据分析、超算服务等关键环节,园区还建设了苏州市软件测评中心、工业信息安全综合服务平台、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国科数据中心、苏州超算中心、工业信息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等一批公共服务和技术创新平台,全面系统服务当地及其周边地区的软件产业稳健发展。

以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为例,该平台于2003年在SISPARK(苏州国际科技园)启动建设,园内的几十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共用该平台,节省了上万美元甚至上百万美元的软硬件设施投入。

“平台可以提供EDA软件技术支持、FT测试、IP核交易等业务,有效解决了我们在芯片研发初期所面临的设计开发、芯片测试、人员培训以及流片封装等一系列问题。”园区某软件企业负责人说。

深化融合应用 打开发展空间

随着软件产业融合应用日益深化,赋能作用显著提升,如何充分发挥融合应用的放大、倍增和叠加效应,加快塑造竞争新优势、拓宽发展增量空间,亟待破题。园区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建设为引领,加强软件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互促,在智能制造及医疗、交通等领域形成若干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创新应用场景,通过持续深化软件融合应用,形成技术创新和场景需求互动演进的持续创新力。

在制造业领域,江苏西格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为制造业企业研发的刀具状态监测软件和寿命预测系统,对刀具崩刃、断刀识别率达到100 %,能够帮助刀具寿命平均延长30 %。在医疗服务领域,苏州微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开展基于AI算法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应用试点,通过自主研发的软硬件设备1秒完成双目检测,并自动生成上传关键指标,相关产品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机构实现应用。

当前,以苏州试验区为依托,园区充分发挥软件产业扎实的基础优势,构建起以“AI+制造”为特色,以“AI+文旅”“AI+医药”“AI+金融”为重点,以交通、环保、教育、农业等领域为示范的“1+3+N”应用示范体系,累计举办应用场景开放对接活动24场,发布应用场景清单87项,助推东声智能、艾信医疗等优秀应用场景落地。

牢牢把握“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等新要求,园区将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软件产业上塑强硬核实力,聚集、培育一批优势企业集群,突破一批工业软件核心关键技术,打造一批行业知名的代表性产品和应用,全力争创中国软件名园,努力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