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协办“2025长三角共育乡村CEO峰会”

发布者:csjjjd发布时间:2025-09-29浏览次数:10

“2025长三角乡村CEO峰会”于2025年926日下午在上海青浦区练塘镇举行

本届峰会由中共青浦区委员会青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冯志勇、中共青浦区委书记王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浙江省农经学会会长顾益康、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宋建华、青浦区副区长倪向军做主旨演讲。在圆桌论坛环节,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会长蒋文龙、长三角一体化三个百里乡村振兴学院院长于杰做专家演讲,五位知名乡村CEO,围绕“乡村运营的实践与乡村CEO成长”展开讨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王振主持圆桌论坛。

本届峰会得到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的指导,共有250多名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乡村CEO、专家学者和青浦区相关部门及镇村的代表出席。上海社科院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长三家零碳智慧想乡村联盟协办本届峰会。


冯志勇主任在致辞中强调,乡村CEO正成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驱动集体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他建议青浦区要进一步打造长三角乡村CEO成长实践地、会客厅,引进培育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整村运营团队,激活乡村人才“引擎”,更好走出一条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王平书记在致辞中提出,乡村运营是激活沉睡资源的金钥匙,要以改革创新为引擎,促进城市各类人才向乡村流动,让乡村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推动更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CEO扎根长三角乡村,探索“数字农业”“文旅融合”“生态经济”等新业态,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浙江农经学会会长顾益康作题为“浙江经营乡村的经验与启示”主旨演讲

主旨演讲大咖云集:

顾益康会长曾任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是浙江二十多年来推进“千万工程”的政策制定者和实践总结者。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创造性地提出并大力推进“千万工程”,同时还提出了树立经营村庄的新理念。在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千万工程”从乡村建设转变到乡村经营,再从乡村经营发展到当下的城乡共享,而城乡共享就是城乡之间人群相互流动、城乡相互融合的过程。他认为“5+2”将成为更多城市居民的新生活方式,工作日五天在城市工作生活,周末两天在乡村休闲躺平,调节生活,这也将成为城乡融合的新方向。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加向往。为了让乡村对城市居民更有吸引力,让乡村成为城市的美好后花园,需要吸引具有情怀的民营企业家和有志于乡村振兴的年轻人前往乡村,经营好乡村。

宋建华副局长表示,苏州现阶段正以和美乡村片区化建设为主线,进一步构建整村运营协同模式。在规划编制上,以县级市(区)为单位,立足村庄资源禀赋,编制农文旅融合发展规划,避免同质化竞争;在政策支持上,把更多的农业农村研发中心、国家级改革试点、示范创建项目等要素向农文旅融合发展典型片区汇聚;在协调机制上,建立了分管领导牵头,农业农村局和文广旅局共同牵头,相关部门及公用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综合协调机制,同时引导镇级成立由相关部门、村集体和运营方组成的工作专班;在推动多村联合运营方面,发挥国资平台支撑作用,整合多村资源资产,统一开展运营项目招引,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推出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乡村微度假线路;市级层面建立对运营团队、职业经理人、乡村创客的考核激励机制。

倪向军副区长提出了青浦区打造长三角乡村CEO会客厅的图景。大城市有资本、人才、流量,乡村有生态、空间、文化。“会客厅”就是要成为一个强大的磁场,不是被动地接受辐射,而是主动地吸引城市优质资源,特别是创新创业人才向乡村有序流动,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组合,产生“1+1>2”的化学反应。我们要通过“会客厅”引进和用好乡村CEO,构建各方有效协同机制,把农房变客房、农田变景观、农产品变商品、村民变股东,彻底激活乡村的内生动力。青浦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我们的“会客厅”,一头连接上海现代化超大城市,一头连接发达的长三角腹地,这里既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重要的试验田,也必将是乡村CEO成长的摇篮。

蒋文龙会长领导的浙江乡村建设促进会,从2024年起举办浙江乡村运营武林大会,以评选、竞赛方式积极培育乡村CEO。他认为,浙江的乡村运营,正在发生四大新变,即从乡村建设到乡村经营,从“农创客”到乡村CEO,从整村运营到片区组团,从产业品牌到空间品牌。他提出了“六脉神剑”的组团发展构架,包括一个能够引领发展、整合资源的新品牌,一个多规合一运营前置的发展规划,一个利益联结的市场化运营主体,一套形成私域流量的数字化管理工具一个能够延链补链强链的产业项目,一个共同富裕的目标,其中重中之重是培育市场化运营主体。针对当前组团运营碎片化难题,他提出要以搭建县域乡村运营赋能中心为抓手,构建以“一智库四中心”(传播、招引、培训和流量)为内核驱动,以“空间载体”为物理支撑,以“服务项目”为落地抓手的立体化、系统性赋能体系。

于杰院长在2016年发起蚂蚁乡创计划,把在城市中推进的创业空间和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经验,向乡村推广,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依托农创平台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和乡村运营。他提出,深化乡村运营,要片区联动开展全域策划,才下乡开展全域运营,以城乡融合开展全域招商。乡创学院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平台,也是创新创业的平台,还是乡村振兴全域策划运营招商手。他总结提出,在策划定位、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乡村运营四个环节,因乡村资源、文化、需求有其特殊性,乡村运营最需劳心劳力,这也对乡村CEO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王振主持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精彩纷呈:

浙江廿里旅游开发公司首席运营师陈青松,是金华新光村创客基地负责人,在2024年评为浙江乡村运营十大教头。他认为,乡村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和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城市人群开始向往自然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在消费市场需求由城市空间向乡村空间延申拓展的新背景下,要通过一系列举措吸引年轻群体返乡创业,打造乡村创客基地。要构建以音乐、非遗、文创为核心的人才梯队;要坚持运营前置思维,深入研究当地的地域特色,重点发展文创产业,积极引进外资,打造国际创客村;要创新利益共享机制,采用创业者60%、村集体30%、运营方10%的盈利分配模式,实现共创共赢。

江苏源味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唐军唐军,最初从电商助农起步,逐步走向原产地投资,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产业发展之路。他认为,要精心打造特色农产品,将优质的农产品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旅深度融合。为了确保生产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要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数据驱动决策,对农作物生长过程进行科学化管理。同时,只有树立社会责任核心理念,拒绝单纯追求市场利益的行为,通过多种方式反哺农民和集体经济,才能实现各方共赢和长远发展。

杭州建德三都运营商老白,2024年评为浙江乡村运营十大教头,他曾是一名规划师,转行进入乡村,经营民宿,随着对乡村了解的深入,业务范围不断扩展至全域业态规划。他认为在乡村运营中,社会价值应当优先于经济收益,要警惕那些只图短期利益的“赚快钱”行为。要用好数据平台工具,通过开发小程序,有效连接城市和乡村的资源,可以促进闲置资产的有效利用。他认为,那些尚未充分开发的乡村资源,将其整合起来,就是巨大商机,这是一片有待开垦的蓝海。

里(温州)乡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怿雪,是资深的乡村运营实践者,她深度考察欧洲乡村,思考中国现代化乡村的发展之路,认为中国的乡村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要重新审视并发现传统农耕智慧对现代城市发展具有的重要借鉴意义。要倡导社区化运营模式,充分尊重乡村中的多元主体,包括年长者的丰富经验和年轻人的创新思维。要鼓励开展低成本的互助协作,通过共同努力实现乡村的美好愿景。乡村具有独立价值和特色的发展空间,需积极寻找搭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与互补点。

安徽千村运营公司总经理朱悦武,深耕皖南乡村运营,在文旅策划方面积累了多年实践经验。他指出,在一些地方存在将传统城市规划思维简单照搬到乡村的现象,导致出现了过度“硬化”“亮化”等问题,忽视了乡村特有的乡土本质。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创新策略。在招商引业方面,要积极引入小微业态,如咖啡馆、民宿、小餐馆等,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对土地的需求门槛;在轻资产运作方面,要利用现有的闲置空间进行改造升级,比如将废弃或多余的村委会房屋改造成具有特色的网红咖啡厅,既能减少财政压力,又能增添乡村的新魅力;在IP赋能方面,可以通过打造主题化的乡村形象,如“王者荣耀中国村”,来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上海社科院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供稿

2025年9月27日